2025年4月24日23時49分,入軌約6.5小時后,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神舟團隊勇擔使命、不負重托,全力確保交會對接任務成功。
4月25日1時17分,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會師”。隨后,兩個航天員乘組拍下“全家福”。后續,兩個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站進行在軌輪換。期間,6名航天員將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完成各項既定工作。
在此次交會對接任務中,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作為神舟飛船的關鍵系統之一,一如既往地發揮著關鍵作用。它通過各種敏感器實時獲取飛船與空間站的相對位置和姿態信息,經過實時的計算和處理后發出指令,控制飛船發動機和姿態調整機構,使飛船能夠準確接近并與空間站完成對接。
近年來,隨著中國航天迅速發展,交會對接速度也從約兩天一步步縮短到了6.5小時、3小時,天舟五號貨運飛船還創造過2小時交會對接的世界紀錄。
作為“生命之舟”的神舟飛船,其對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要求更高,還要考慮航天員在飛船內的狀態和操作。目前,交會對接選擇6.5小時方案是綜合考慮了載人任務安全性、火箭入軌精度、燃料消耗、地面測控條件、飛控流程等多方面因素的結果。在綜合考慮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后續還會對交會過程進行多方面優化。
另外,神舟二十號在本次任務中采用的是和神舟十六號、神舟十八號一樣的徑向交會對接模式。此前的神舟十五號、神舟十七號、神舟十九號,主要采取前向交會對接。那么,這種奇數號載人飛船前向交會對接、偶數號載人飛船徑向交會對接的現象是怎么出現的呢?
我國空間站進入在軌建造階段后,2021年6月發射的神舟十二號任務進行了我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此次任務采用前向交會對接,并在軌驗證了繞飛和徑向交會技術。此后,神舟十三號進行了首次徑向交會對接;考慮到為后續實驗艙留出前向對接口,神舟十四號仍采用了徑向交會對接;到了神舟十五號,任務節奏逐漸穩定下來,就形成了目前奇數船對接前向、偶數船對接徑向的交替現象。
據五院技術人員介紹,單從交會對接技術來說,前向對接和徑向對接各有優勢。前向對接在技術上相對成熟,且便于空間站的擴展和物資運輸等任務的開展;徑向對接則為航天員乘組的輪換提供了更多的通道和手段,同時也增加了空間站接納來訪飛行器的能力。整體看,交替使用前向和徑向對接方式,可以使空間站的各個對接口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空間站的運營效率和靈活性。
后續,五院神舟團隊將持續傳承弘揚載人航天精神,堅持政治統領、強化忠誠擔當,守正創新、奮發有為,為加快推進航天強國建設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