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錢學森113周年誕辰紀念日,我們深深地懷念他。
錢學森是五院首任院長,主持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研制和發射工作,培養了我國第一代人造衛星技術專家,規劃了我國空間技術的發展路線,推進了我國空間事業的成功起步和快速發展。
1 推動創立中國空間事業 1956年2月17日,錢學森起草《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并呈送周恩來總理,系統提出發展我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重要意見。1958年8月,為落實毛澤東主席“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中國科學院成立“581”組,錢學森擔任組長。
2 籌建空間技術研究院 1967年初,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向中央呈送報告,提出組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建議。6月27日,中央軍委同意國防科委提出的組建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方案,由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錢學森兼任院長。1968年2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
3 主持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研制發射 1965年1月8日,錢學森向國防科委和國防工辦提出將衛星及其運載火箭的研制列入國家計劃,并及早開展研制工作的建議。此后,部署相關單位開展研制工作。 1967年12月11日至16日,國防科委六五一籌備處組織召開“東方紅一號”研制工作落實會議。會議在錢學森的主持下,對各個系統進行反復、深入論證,進一步明確總體與分系統的分工與協作關系,研究解決技術關鍵及短線的辦法,落實全面研制計劃。最終將衛星工程目標聚焦為“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見,聽得到”。1968年1月,國家正式批準了《“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的研制任務書》。 五院成立后,錢學森多次聽取衛星總體負責人的匯報,審查設計方案,檢查設備質量,強調要嚴格進行地面試驗,保障了“東方紅一號”衛星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
4 制訂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十年發展規劃
1968年五院成立伊始,錢學森一手抓“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另一手開始抓空間技術發展的長遠規劃。1968年5月30日,錢學森領導和主持《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十年發展規劃(草案)》制訂工作。此后,五院在錢學森的指導和帶領下,先后在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返回式遙感、導航、載人航天等領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