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视频播放/妞干网免费/极品嫩白丰满美女被强视频/厨房的师生激情h - 操人片

English     CAST內部郵箱入口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雕鑄航天鐵骨,打造工匠之師

時間:2024年07月10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2594 字體:

根據《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實施方案》和集團公司相關要求,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持續加強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發揮好技能大師工作室在關鍵技術攻關、技能傳承創新以及傳道授業解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五院官微開設專欄,帶您走入五院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了解其中的精彩故事。


今天,讓我們來到五院529廠王連友技能大師工作室,見證他們在航天器精密加工領域行穩致遠的故事。


“精密制造,雕鑄航天鐵骨;匠心育人,打造工匠之師?!弊哌M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精密制造中心廠房,醒目的標語映入眼簾,這是王連友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發展理念。


2012年,王連友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多年以來,工作室根植科研生產一線,持續在航天數控加工領域攻堅克難,帶動技術發展,同時注重技藝傳承和人才培養,做航天數控高技能人才“孵化器”,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之路,勇攀航天器制造技術高峰。


微信圖片_20240712143455.jpg


他們是實干家——創新創效解難題


在529廠精密制造中心廠房,一臺臺自動化加工設備和精密機床正有條不紊地運行,王連友大師指著一個個設備詳細介紹,“很多智能制造的方案,都是由大師工作室成員牽頭做出來的,解決了我們加工中的不少難題。”一直以來,工作室通過開展技術技能攻關與革新,實施工藝改進、設備改造,促進航天器精密加工能力的不斷提升。


衛星結構板是衛星主體結構的重要零部件,近年來,衛星批產化研制帶來的結構板需求激增,而此前衛星結構板數控加工生產過程中,存在生產準備時間長、檢驗工作量大、過程質量控制難等問題,結構板機加效率低,迫切要求加工模式轉型升級。


針對這一問題,工作室廣泛交流,集思廣益,對結構板機加全流程開展了批產結構板高效加工技術優化研究。通過設計結構板裝夾專用工藝裝備,減少生產準備流程,使得裝夾時間縮減2/3;而針對檢驗時間長的問題,工作室提出了應用在線測量技術,實現了結構板快速找正和在線檢測,檢驗效率提升90%?!皟灮庸ち鞒讨蟮慕Y構板機加效率大幅提升,已經完全滿足目前的生產任務需求。通過流程再造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節省了人力成本,同時避免了人為失誤,有效提升產品質量,可謂一舉三得?!?/p>


這只是工作室開展創新攻關的一個縮影。據王連友介紹,工作室每年年初會依據年度培訓計劃、生產計劃以及技術發展需求召開工作例會,針對精密制造中心的難點、痛點,由工作室成員牽頭設立重點項目組開展創新攻關??梢哉f,工作室成員們就像技術創新的“領頭雁陣”,帶領團隊通過技術改進和設備升級,航天器加工由“制造”向“智造”快步邁進,為中心提升生產加工效率作出了貢獻。


十幾年來,王連友大師工作室不斷創新,用一項項科研成果體現著大國工匠的責任與擔當。他們針對多功能防熱材料高污染、難加工的特性,首創“以磨代銑”的加工方式;他們通過工藝攻關和技術創新,成功研制了嫦娥系列著陸緩沖機構產品;他們與技術人員聯合開發實現了機器人自動上下料試點,成功解決了航天單件小批量自動智能生產模式……為生產制造解難題,為創新創效獻策略,工作室的創新越來越多,發揮的價值越來越大,他們說:“這就是我們作為技能大師應盡的責任和擔當?!泵恳淮喂钥穗y之后,工作室成員都很欣慰。



他們是智囊團——排憂解難保質量


憑借豐富的加工經驗,大師工作室成員們常常在航天器生產過程中,為大家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在新研產品實施過程中,每當遇到任何問題,人人都可以隨時請教大師工作室,每名大師也是隨叫隨到?!坝袉栴}找大師”,這幾乎成了精密制造中心員工的口頭禪。


工作室成員王鵬清楚地記得,中心在建設管接頭和埋件自動化生產單元之初,進行得較為艱難,試行一個多月,加工效率無論如何都達不到產線建設指標。于是,工作室大師馮佳林深入一線,白天忙自己的型號任務,下班后則蹲守現場與產線同事一起,一遍遍地核對切削參數、一次次地優化刀具類型,針對不同刀具、不同工步優化切削軌跡……那段時間,馮佳林廢寢忘食都在琢磨這個事情,有時候跟人說著話突然冒出來一句“那個切削參數好像有問題”,然后就立刻奔赴現場查看。就這樣,在馮佳林的協助下,研制團隊終于攻克了加工技術難關,產線的生產效率達到每3分鐘完成一件產品,實現預期產線建設目標。


工作室的大師們與各班組成員打成一片,早班會有他們的身影,參與制定當天工作計劃;車間廠房的機床旁也有大師的身影,他們巡查巡視現場,幫助員工隨時解決各類問題,促進現場質量過程控制能力的提升。工作室的大師們是中心員工的“主心骨”,也是他們的“后墻”。



他們是良師——獨特機制育英才


制造中心廠房里,工作室創始人王連友在一面“榮譽豐碑”的展板前,為我們一一介紹這上面的“精英”,臉上掩飾不住的驕傲與自豪。中心的建設離不開人才,航天事業的發展更要后繼有人。


隨著精密制作機床設備的快速更新迭代和高端智能制造單元建設,越來越要求操作者成為具有全面技能知識和適應能力強的“全才”。為此,工作室創新推出“N+1+M”的技能人才快速培養模式?!癗+1+M”即1位被培養人跟隨多位(N)高技能技師學習,具備多臺(M)數控設備操作能力的培養模式。在對技能全面的復合型人才求賢若渴的情況下,“N+1+M”成為了精密制造中心技能人才的“源頭活水”。


中心首先對技師隊伍資源加以整合統籌,按照職業工種、負責的機床類型和教學能力等方面將“名師”分類,再根據學員實習的不同階段安排相應的師傅?!巴瑯邮峭瓿扇蝿?,普通師傅做出來的是合格產品,而‘名師’做出來的則是精品。盡管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名師’能教給他們最便捷的那條路,從而幫助學員少走彎路,盡快成才。”工作室成員如是說。


“N+1”不是按部就班地培養,而是依據個人“能力+愿望”,形成循環賦能與激勵牽引雙驅動。中心根據學員的不同表現,靈活掌握師傅的指導順序,給有潛力的學員分配最合適的師傅。有一名新學員有闖勁、敢創新,但是性格稍為急躁,因此,在基礎培養結束后,中心破格安排他到特級技師歐志奎門下學習,磨煉他的性格,培養他的細心和責任心。在歐志奎師傅的教導下,他的潛力得以發掘,很快成長為技術骨干。


由于中心工作和設備的特殊性,要求員工成為技能知識全面和適應能力強的“全才”。因此,中心精心安排了“1+M”的輪轉順序,讓學員盡可能多地接觸、學習各種類型數控設備的操作,為其日后成長為復合型全才打下基礎。


“N+1+M”培養機制日臻成熟,中心逐步擁有了一支復合型高技能人才梯隊。在此基礎上,工作室大膽用人,培育新一代技能大師接班人,由他們負責在重大競賽中全程指導陪同,鍛造技術尖兵;在重大型號任務中重點培養,錘煉科研精英,進而孵化高技能人才。十幾年來,工作室的“技能大師團隊”持續發揮作用,培養了特級技師4人、高級技師15人、技師48人,引領中心在數控技術上勇攀高峰。


鑄航天鐵骨,育工匠之師。面向未來,王連友技能大師工作室將繼續發揮在創新攻關、技藝傳承等方面的引領作用,以精湛技藝,造大國重器,為航天器精密制造的高質量發展再立新功,將更多烙印著“中國制造”的星船送入太空,點亮璀璨星空。





關于本院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航天城 網站建設: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5 www.xmqrg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
京ICP備200112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