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記錄最美的實干英姿,聆聽鏗鏘的奮斗足音。為了鼓舞動員全院廣大干部職工頑強拼搏,我們將目光集聚于身邊的埋頭苦干者、負重攻堅者、獨當一面者、連續作戰者,學習他們“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和“質樸、務實、較真、主動”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風。
本期“實干最美”介紹五院通信與導航衛星總體部民商用衛星計劃助理沈毅奔立足崗位實干擔當,心無旁騖安靜工作的故事。
如果把衛星的研制計劃流程比作一枚魔方,那么設計、生產、測試、總裝、發射等環節是魔方里的縱向方塊,計劃安排、產品驗收、溝通協調等,是魔方里的橫向方塊。在這錯綜復雜的系統中,型號計劃助理正是魔方的具體轉動者,他用一雙無形的手把原本龐雜的事物變得“井然有序”,為型號任務的圓滿成功做好管理保障。 在五院通信與導航衛星總體部,沈毅奔就處于這樣一個崗位。作為民商用衛星計劃助理,他曾擔任5顆星的“型號調度”、6顆星的“飛控調度”,還兼任平臺組副組長,負責衛星模擬器抓總,同事們都親切地喊他“奔奔”。
初嘗艱辛,磨礪為先 沈毅奔一直與“人”打交道,最早從事人力資源管理,但為了更貼近一線工作,他跨專業轉到科研生產管理崗位。此后,他不僅要與“人”打交道,還要妥善處理各種各樣研制流程上的事兒,這一猛子扎進去就是十年。 中星9A是沈毅奔第一次正式作為衛星計劃助理承擔的任務。中星9A被稱為航天史上的“星堅強”,它的前身是封存了近六年的鑫諾四號,2015年被正式編入“中星”序列。如何最大限度發揮留用星的價值,盡可能壓縮成本,是研制的重點和難題。設計師們竭盡所能制定并完成了長期留存產品的選用原則,并創造性地開展了留存產品器件、材料、性能等評估工作。面對“以舊變新”的情況,沒有前車之鑒,計劃管理的難度也進一步增大,計劃經理與副總設計師緊密配合,針對各項研制流程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嚴密的計劃流程方案,沈毅奔負責去逐一落實,把各個鏈條銜接好,緊湊有效。后來該衛星流程設計總結報告獲評“五院科研生產”最佳實踐案例。 慧心巧思,精細管理 2021年初,中星9A衛星提前離軌,中星9B衛星作為其接替星,承擔起廣電安播的重任,一紙“快速接替”的任務需求為項目進度帶來了巨大壓力。如何在標準不降、質量不減的前提下大幅壓縮整星進度成為計劃調度最要緊的事。經歷了兩顆衛星的全流程歷練后,沈毅奔心里更有了底,轉動“計劃魔方”是他的看家本領,他協助計劃經理以熱試驗資源作為切入點制定優化策略,利用一線總裝生產積累的經驗,將整星研制計劃進一步分解,通過對每一個細小工作的精細化編排,編制了217天的日計劃。期間,研制團隊對衛星流程優化進行了多方探索和有益嘗試。在研制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中星9B衛星提前80天發射,7天在軌交付,高質量完成用戶要求,實現衛星直播業務在軌平穩切換,為我國廣電安播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11月發射成功的中星6E衛星,是他作為計劃助理經歷的第4顆衛星。在研制過程中,研制團隊積極落實五院“五化融合”要求,采用多項創新成果,優化流程提升效率,積極推進關鍵產品自主可控。星上采用第四代DTP(數字透明處理器)技術、首次實現民商用通信衛星平臺產品全國產化配置;發射場首次采用云平臺測試,首次實現了全流程“1+3”測試隊伍配置優化;東四E平臺衛星首次采用鐵路運輸,大大節約了成本。 沈毅奔親歷并見證了團隊的努力和奮發,他力爭將每一顆衛星的研制計劃流程做成精品,這次也不例外。他心思縝密,將工作計劃落實到小時,做好工作鏈條的連結扣,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遇到難題他不退縮,主動去溝通解決,每一次的工作調整和實施都在他的精準計劃之內,型號兩總評價他是“專注崗位、安靜工作”的典范,參研人員也都對他贊譽有加。 主動擔當,善做善為 除了擔任衛星調度,沈毅奔還擔任過6個型號的飛控調度,尤其在2021年疫情期間,他主動承擔了多個衛星的飛控調度,連續在西安飛控中心出差近三個月,除了安排日常工作,他在生活上也細心周到,預判疫情形勢,為飛控隊員提前搶購了食品和書籍,讓隊員們感到十分貼心。 此外,沈毅奔還主動梳理東四E平臺研制流程體系,為實現平臺化、產品化貢獻力量。中星6E總設計師在產品選用以及衛星設計時,從不單一從衛星本身考慮,而是從產品基線如何適應未來發展去考慮,這深深地影響了沈毅奔,他也經常思考,如何找到一把“尺子”,在優化技術流程的前提下,把東四E平臺衛星研制流程、周期相對固定下來,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標準體系,通用到后續的型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