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不忘初心,追根溯源;敞開心扉,共建共護。五院的優良作風,傳承流淌在一個個歷久彌新的奮斗故事里;對組織的清澈摯愛,融匯在一句句真情流露的感悟心聲中。院官微開設“清澈的愛為五院”專欄,講述身邊人身邊事,刊發廣大職工的所思所想所悟,涵養培育“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和“質樸、務實、較真、主動”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風,共同創建好、守護好“五院共同精神家園”。
本期刊發五院人發揮主人翁精神,在工作中靠前一步,主動擔當作為的故事,展現五院人“主動”的工作作風。
主動擔當,超前謀劃
衛星研制中,任何一點變動都有可能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影響,既要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又要嚴謹求實、精益求精。“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王希季院士常常是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次又一次主動擔當作為,超前謀劃思考。
在遙感衛星的研制過程中,王希季院士第一次提出試驗新型國產彩色膠片的想法,當時遭到了不少專家的反對。他們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黑白片已經試驗成功了,清晰度很好,何必再“錦上添花”——國家投資研制一顆衛星不容易,一旦試驗失敗就會造成重大損失。
王希季院士非常清楚這種不可小覷的風險性,以及承擔這風險要負的責任有多重。但他卻認為,這個風險值得承擔。彩色片成功后會比黑白片獲取到大得多的信息量,能為國家解決更多的問題,若能在萬無一失的情況下創造更多的價值,“錦上添花”又有何不好?
王希季院士堅持要上新型彩片,在試驗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親自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經過仔細分析研判后,他做出了令眾人瞠目結舌的決定:“下一顆衛星不但要上彩色膠片,而且要多上!”
裝有大量彩色膠片的衛星成功回收后,片盒被小心翼翼地取出來,連夜送去沖洗。一張張色彩紛呈、層次豐富、圖像清晰的照片呈現在眾人面前,他們成功了!
像這樣,在工作中做到主動向前一步、環顧左右,對王希季院士來說是尋常事。衛星姿態控制系統數字化也是在王希季院士的支持下,為衛星研制工作開辟的一條新路。經數年研究,數字化衛星姿態控制系統已經完全具備裝星應用的條件,但當研制者提出在衛星上使用計算機時,卻沒有人敢上——20世紀80年代中期,大多數國人對“數字化”這個概念還很陌生,這樣的改進顯然是有些“超前”。
面對這種局面,王希季院士認真分析了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對策。他認為值得一試,也有把握成功。頂住種種壓力,他率先果敢地進行試用,實踐證明效果非常理想。從此,數字化衛星姿態控制系統得到了普遍應用。
主動思考,改進工作
2007年,遙感二號01星成功發射后,來不及體味成功的喜悅,身兼指揮和主任設計師的王小勇就開始主動琢磨02星的改進工作了。
一般而言,像遙感二號01星相機這樣在軌穩定運行、各項指標合格的產品是不會輕易進行改動的。但王小勇心里裝著另一桿秤,01星相機雖然成功了,但質量提升的空間依然存在。航天產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而這一步,他要主動、大膽地邁出去。
經過周密的思考和機理分析,王小勇想到了兩個解決方法。以此為起點,他多次積極向光學專家討教,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分析計算,與光學加工單位協商新設計的可行性。由于改進前考慮周全,問題定位準確,試驗充分,操作上方法巧妙,整個完善設計的解決方案進展得比想象中順利。
很快,大家就體會到了改進的甜頭——相機系統裝調工作一次成功,周期大大縮短。2008年12月4日,02星相機開機成像,層次清楚,細節豐富,圖像清晰度顯著提升,贏得用戶的一致好評。
發揮主動精神
主動擔當作為
五院人在日常工作中
向前一步、環顧左右
做到了未雨綢繆、曲突徙薪
讓我們延續這種“主動”的工作作風
發揮主人翁精神
把自己擺進去
把責任擺進去
為航天強國建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