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12時10分,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埃及二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中埃兩國在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開展全方位務實合作結出的碩果。

▲ 發射升空(羅西 攝)
埃及二號衛星是一顆低軌高分辨率光學遙感衛星,在軌交付后將服務于埃及國土資源利用、水利、農業等領域。
“技術成熟、質量可靠是這顆衛星最大的特點,能夠滿足埃及的實際需求。”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人員表示。
在設計和研制之初,考慮到埃方對衛星性能與質量的實際需求,我方最終與埃方一同商定采用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CAST1000平臺作為衛星平臺,嚴格把控提升圖像質量的關鍵環節,選用了經過在軌驗證的高質量自主可靠核心探測器,加強了星地一體化指標體系在衛星設計、分析、測試、試驗等全流程環節的高質量控制。同時,為了提升衛星在軌的好用易用性,研制團隊設計了6類25種在軌自主安全模式,并專門開發配置了一鍵碎片規避、一鍵式快速升軌、自主安全模式在軌擴展、端到端任務自動化執行等功能,大幅提升了衛星在軌自主運行能力,為后續埃方開展衛星業務化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埃及二號衛星采用了國內首個3D打印的一體化大尺寸超輕星敏支架。星敏用于衛星在軌期間對衛星姿態的精確測量,埃及二號衛星配置了三臺星敏,設計人員需要用一個一體化星敏支架將三臺星敏組合安裝在一起。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人員介紹,在埃及二號衛星星敏支架的研制中,主要面臨星敏支架尺寸大、形狀復雜等多重約束條件。如果按照傳統設計方案,該星敏支架的重量無法滿足總體設計要求。因此研制人員基于多年結構優化設計技術積累,研制出了新型的超輕一體化星敏支架,減重達80%。
據介紹,該星平臺主要包括供配電、熱控、星務、測控、數傳、控制等6大分系統。衛星上搭載由五院508所研制的全色多光譜相機,該相機采用高輕量化的鏡筒和主框架相結合的臥式結構構型,可在600余公里的軌道高度上,看到地面上移動的小汽車。
埃及二號衛星項目采用聯合研制模式。衛星的設計工作在中埃兩國同步進行,在埃及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完成總裝、測試和環試后運至中國發射。中埃聯合團隊中所有崗位由中埃雙方按1∶1配置,埃方深度參與衛星的設計、測試、總裝、評審等各個環節。我方在衛星研制過程中,對埃方技術人員進行整星系統級設計培訓,并利用埃及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有關設施,為埃方提供衛星AIT(衛星總裝集成測試)培訓。
在方案設計階段,我方與埃方組建聯合設計團隊。我方設計師在國內完成初步設計方案,并與埃方設計師一同在線上完成方案論證與設計評審。在衛星研制階段,聯合設計團隊在埃及總裝集成測試中心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整星級境外聯合研制工作。“我們與埃方一起聯合組建了AIT團隊,共同完成了電性星、力學熱控星與正樣星的AIT工作。具體來說,包括衛星的裝配、電性能測試、精度測試、質量特性測試等以及整星力學試驗、熱試驗及EMC(電磁兼容性)試驗等。”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人員表示說。通過該項目合作,埃及從“上游”衛星研制、“中游”地面設施建設與運營到“下游”衛星數據處理、共享與應用等在內的產業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為深化中埃航天領域后續合作奠定了基礎。同時,埃及總裝集成測試中心采用中國航天的標準規范體系,其應用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航天的良好形象。“埃方設計師們具備良好的理論基礎,在交流過程中經常能夠提出獨特的見解,讓我們從不同的維度去審視工作,拓寬思維,我認為這也是聯合研制帶來的收獲。”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人員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提出構建中阿“1+2+3”合作格局,將發展航天衛星合作作為我國對阿拉伯國家合作的三大高新領域突破口之一。2014年12月,中埃雙方簽署合作協定,確定開展遙感衛星等領域的合作,埃及成為首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與中國開展衛星合作的國家。
2016年1月16日,埃及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項目簽署,中方承擔埃及首個AIT中心的建設任務,五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承擔項目初期的技術論證工作與具體實施,并于2023年6月底完成項目終期驗收審核。作為埃及AIT中心項目的延續,2019年1月,中埃雙方簽署埃及二號衛星實施協議,建設內容包括埃及二號衛星、一個地面測控站和一套地面應用系統。2019年9月,項目正式啟動。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承擔埃及二號衛星項目總承包任務,負責天地一體化的大系統項目實施。“這意味著承擔更多的責任,考驗著我們的工程管理水平。”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人員說。為落實好該項目執行,五院成立了埃及二號衛星工程辦公室,牽頭負責各大系統組織協調工作。期間,在完成各大系統研制的同時,五院工程總體組織完成了32份型號標準的制定發布,進一步規范了工程研制工作,也為后續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完成了埃及二號衛星的聯合研制、五院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地面測控站的建造和地面應用系統的研制。從埃及AIT中心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到地面測控站的建成以及地面應用系統的交付,再到埃及二號的發射,中埃在航天領域的合作不斷走向深入。埃方研制人員曾說:“我們最大的夢想,是自己從頭到尾研發自己的衛星。”如今,這一夢想即已經為現實。一位參與項目的五院研制人員同樣激動:“能跟埃及航天事業的開拓者一起圓滿完成該項目,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我感到非常自豪。”埃及二號衛星項目是我國首個將初、正樣整星級產品運至境外,利用境外設施開展整星級衛星總裝、集成、測試、環境試驗,并在國外交付衛星初樣產品的航天國際合作項目。中國與埃及就該項目密切開展了“共商、共建、共享”的航天高科技合作,為推動中阿、中非合作轉型升級,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埃及二號衛星在軌交付后,五院將完成全部履約內容。埃及二號項目的成功實踐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將進一步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整個非洲,推動中國航天更多產品和服務走出國門。相信以此為基礎,在未來,中國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之路必將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