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视频播放/妞干网免费/极品嫩白丰满美女被强视频/厨房的师生激情h - 操人片

English     CAST內部郵箱入口    

實干最美 | 508所航天技術應用團隊:打通衛星應用“最后一公里”

時間:2022年08月22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3333 字體:

編者按:記錄最美的實干英姿,聆聽鏗鏘的奮斗足音。本期“實干最美”講述五院508所航天技術應用團隊負重攻堅、勇毅篤行的實干故事。

 

五院深入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關于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的各項工作部署,扎實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各單位在院統一部署下,立足自身技術優勢,開展了很多有益探索。

 

其中,508所憑借其在光學遙感載荷研制基礎、圖像處理技術的業內領先優勢,近年來,在航天技術轉化應用方面打開思路,拓領域、開市場、服務民生,朝著“把國產衛星真正用起來” 的目標不懈奮斗著。

 

508所1.jpg

▲航天技術應用團隊負責人徐崇斌和團隊在驪山下工作

 

變革創新攻難關

開啟國產數據應用之路

 

近年來,我國空間基礎設施、高分專項等民用衛星陸續成功發射,產生了大量優質國產衛星數據。但是,在衛星數據應用的市場上,國外衛星數據應用還是主流,行業區域用戶認為國產數據獲取渠道受限,且數據質量無法滿足應用需求,這讓508所航天技術應用團隊負責人徐崇斌和他的同事心里很不是滋味。作為國內空間光學載荷制造的主力軍,他們對國產衛星的性能非常有信心。團隊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和定位。“我們有自己的衛星,有自己的數據,守著第一手的資料,為什么要受制于人呢?”徐崇斌回憶起做國產衛星數據應用的初衷時說道。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與孵化,在所領導的支持下,508所航天技術應用團隊正式開啟了衛星應用之路。

 

從零開始的道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起初,幾位團隊成員摸索著前行的方向,同時還面臨著商業航天公司的激烈競爭和利益誘惑。但靠著對“航天國家隊”的無比信任,他們堅守下來了。

 

走衛星應用這條路,還需要跟地方政府打交道。協助政府實現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轉型,是個漫長的過程。團隊花了近兩年時間與地方政府對接利用衛星技術重塑政府業務流程,終于在2019年,“長江經濟帶(南京段)生態環境立體監測項目”落地開花。之后,他們用成熟的遙感技術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珠三角流域茅洲河進行水環境監測,為桐鄉、麗水等地開展全域大氣環境監測,為廣東、浙江等地開展高精度生態系統分類、生態參數反演支撐。這一連串的應用探索實踐也為團隊積累了一系列衛星應用關鍵技術。

 

508所2.jpg

▲508所聯合浙江經視“浙樣紅TV”共同策劃發布了“巡天遙看三千河,浙里處處成花園”主題活動項目

 

從最早幾個人的堅守,到現在30多人的團隊奔波于祖國各地,他們涉足的領域越來越多,國產數據的應用也越來越廣。說到初心,徐崇斌這樣闡釋:“我們有著正向初心與逆向初心。所謂正向初心,就是要用實際效果向大眾證明,國產的衛星是好用的,數據是好用的,我們把這些數據做成定量化應用,打通國產衛星應用最后一公里,不斷推進航天為民、航天惠民、航天富民的進程。逆向初心則是通過國民經濟主戰場的深入應用,發現現有載荷的不足,及時調整后續設計,不斷提高未來載荷的實用性與高效性。”

 

“在衛星應用方面我們一直是跟跑,未來怎么能實現領跑?”這是徐崇斌和團隊一直思考的問題。

 

扎根用戶解難題

從事后分析到預測未來

 

團隊通過幾年的努力,在環境監測、生態評估、能源雙碳、共同富裕等應用領域形成了一系列關鍵技術。他們秉承著“把國產數據用好、用深、用透”的理念,開始向各行各業拓展,用日臻成熟的技術、更具定制化的方案、更有針對性的數據分析,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指導和服務。 

 

2020年初,受到疫情影響,生產生活嚴重受阻,但用戶急切希望盡快上線項目系統。3月份疫情一好轉,團隊20多人全部到達浙江開展駐場開發工作。他們發揚吃苦耐勞、持續戰斗的作風,連續100天在桐鄉開展生態環境監測系統開發。之后馬不停蹄地轉戰麗水,為當地政府做生態價值評估體系,又是一個100天。200天后,全國首張“生態產品價值一張圖”問世!這支團隊又一次交上了令客戶滿意的答卷。

 

508所3.jpg

 ▲徐崇斌介紹麗水天眼守望數字化服務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在團隊早期開發的項目中,生態環境監測、突發應急等模塊大都通過事后數據分析開展追本溯源,為政府提供解決方案。但隨著服務的深入,團隊發現做“事后諸葛亮”對地方政府的幫助收效甚微。于是,他們及時調整定位,改變固有模式,創新性地提供預測服務,如結合氣象與空氣質量現狀,成功預測多起沙塵與重污染天氣,為地方政府及時制定策略、做好聯防聯控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團隊還通過衛星數據分析資源現狀,幫助返鄉農民找到適合養魚的坑塘,進而帶動產業發展,為生態富民提供航天力量……這些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團隊帶來了良好口碑和后續訂單。

 

508所4.jpg

▲團隊開發的app進行山火蔓延監測

 

用戶需求為牽引,

全方位服務構建應用產業鏈

  

2020年9月,我國對世界做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碳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雙碳”目標讓航天技術應用團隊開始更深層面的思考與探索,“我們的衛星應用能為‘雙碳’發揮什么作用”成為那段時間徐崇斌和團隊探討的主要話題。

 

答案朝著“優化能源結構”集中。如何優化?最重要的就是大力發展光電、風電等新能源。但由于氣象條件的不穩定,導致光伏發電儲力多變,無法高效并網,這為國家電網調度運營、多能高效互補帶來了新的挑戰。但這也讓團隊看到了新的發力點——結合遙感數據進行光伏發電功率高精度預測。在經歷了艱苦的技術攻關與打磨迭代后,2020年11月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可再生能源預測系統”首次亮相。該系統結合多源遙感數據,快速計算下行短波輻射量,并結合氣象與地形等要素,實現多時空光伏發電功率高精度預測。同時系統通過多尺度衛星數據研判,精準分析地塊的植被覆蓋、坡度、朝向等條件,也為光伏電站的選址提供有力依據。

 

508所5.jpg

▲徐崇斌在世界互聯網大會分享首發產品

  

說起為光伏電站選址,徐崇斌還提到了一個意外收獲,那就是“農光互補”:“我們通過衛星數據發現擁有世界最大光伏電站的青海塔拉灘沙漠,植被覆蓋指數在逐年增長,與當地溝通了解到電站附近水分蒸發減少,草本植物逐漸長了起來,當地牧民開始在那里放牧。于是,我們在浙江為光伏電廠選址時,也用衛星監測周圍的土質情況,然后與專業機構合作,幫助農民開發出諸如飼養、種植果園等副業,助力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幫助他們致富。”

 

從最早的單領域定向服務,到如今的全方位定制服務,五院508所航天技術應用團隊與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徐崇斌不斷接到地方人員電話,有希望合作的,有尋求幫助的。用徐崇斌的話說:“現在,他們遇到什么問題都會首先想到我們團隊。信任激發動力,我們會用好國產衛星數據,為他們做好服務。”實實在在地想用戶所想,讓國產衛星應用數據效能最大化,助力轉型升級,他們無畏前行。



關于本院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航天城 網站建設: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5 www.xmqrg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
京ICP備200112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