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援烏拉圭氣象移動地面應用系統發運儀式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五院)成功舉辦。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烏拉圭駐華使館大使盧格里斯、外交部中國政府拉美事務特別代表邱小琪、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方向明以及來自烏拉圭駐華使館、生態環境部、外交部和國家航天局的相關領導參加了發運儀式。五院院長林益明主持發運儀式,集團公司國際業務部副部長李東、五院副院長李大明、研發與市場部、國際業務部及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的領導出席了活動。
趙英民指出,中國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履行與自身能力和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大國責任。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向世界莊嚴承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將力爭于2030年和2060年前分別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多邊主義和全球合作才是唯一的正確選擇。在南南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框架下,中國和烏拉圭政府在2019年11月簽署了關于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物資援助的文件。如今,援烏拉圭氣象移動地面應用項目順利開展,可以說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又一次成功范例。
盧格里斯表示,在中國政府和中國航天的付出和努力下,烏方將擁有自己的氣象衛星接收處理系統,雙方的合作深入到應對氣候變化這一重要領域,進一步豐富了中烏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烏拉圭總統府下屬國際合作署署長貝羅等領導在錄制的視頻中表示,此項目向世界展示了中烏兩國勠力同心應對氣候變化嚴峻挑戰的決心,對烏方高級技術人才培養、政府公共決策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并稱贊該項目是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絕佳示范。
方向明指出該項目是落實習近平主席“加強‘一帶一路’國家在高新技術領域合作”的具體措施,集團公司始終高度重視該項目研制工作,全力打造“好用、易用、耐用”的援外精品項目,并借此機會向烏拉圭總統府和烏使館,中國生態環境部、外交部、國家航天局等上級機關對該項目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
會后,來訪嘉賓現場參觀了整個系統,五院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就整個系統的運行和應用情況進行了詳細匯報。隨后,在場的主要領導參加了揭幕儀式,共同見證了中烏援外合作的碩果。
作為落實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計劃和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十百千”項目的具體舉措,該系統將為烏方農業生產、環境監測、極端氣候災害預防、生態環境監測及氣候變化監測等提供決策支撐,提升烏方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發運儀式后,該系統將于近期運輸至烏拉圭,為烏拉圭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