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五院)院長張洪太接受了《中國航天報》的專訪,站在“航天強國建設引領者、空間事業發展領導者”的高度上,深入介紹了五院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的重點舉措及進展。航天科技集團官微進行了轉載,如下:
2018年8月,在改革發展建設的關鍵時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了第七次工作會議,提出了推動航天強國建設的戰略部署和未來3年發展改革任務。
2019年9月,集團公司領導干部會提出了以戰略管控為核心的差異化管控模式調整、航天科研生產管理模式優化升級、航天技術應用與服務產業市場化轉型,以及適應現代治理能力的規章制度體系建設為核心的“3+1”改革頂層架構。
為更好落實集團公司第七次工作會議精神和“3+1”改革部署,結合新近召開的2020年度領導干部會,《中國航天報》派出記者,對集團公司所屬單位一把手進行訪談。我們將陸續在微信公眾號刊發,介紹各單位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的重點舉措和進展成績。
作為中國空間事業主力軍,集團公司五院一直堅持用改革創新的思路和手段解決問題、推動發展。通過編輯整理五院院長張洪太的觀點金句,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五院如何站在“航天強國建設引領者、空間事業發展領導者”的高度上,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
張洪太:
改革永遠在路上,始終是進行時。在航天強國建設征程中,五院如何能真正做到引領者、領導者,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2018年,在集團公司第七次工作會議之后,五院召開2018年戰略管理委員會會議,提出了支撐航天強國建設的“2020/2030/2040”三階段戰略安排,以及實施創新驅動、融合發展、人才強企和國際化發展的四大戰略,部署了未來三年發展改革任務,將15項發展改革任務細化分解為44項重點工作、115個工作事項,明確責任部門和實施計劃,并建立領導小組例會等工作機制,一步步推動改革落地、閉環、見效。
張洪太:
不能為了改革而改革,要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外部形勢的變化來謀劃和推動改革。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集團公司2019年度領導干部會上提出的“3+1”頂層戰略部署,在全面推進五院三年發展改革任務的同時,張洪太帶領班子成員反復研討,聚焦當前制約發展的難點和瓶頸問題,從科研生產管理模式轉型升級、管控體系優化、產業市場化轉型、制度體系建設、政策性改革和加強黨的領導等6個方面,制定了22項年度重點改革事項。
張洪太:
集團公司改革頂層架構給出了明確的指導方向和具體的實施意見,五院未來跨越發展和轉型升級也是勢在必行,廣大干部職工也都很期待,那我們加油干就對了!
2020年是航天強國事業接續推進期、全面深化改革壓茬遞進期、重大工程任務承上啟下期,對于五院來說,“三期疊加”正是大有作為的歷史機遇期。今年年初,五院充分對接集團公司“3+1”改革架構,進一步明確深化改革總體思路,提出分三步走,到2027年全面建成集團公司空間飛行器業務核心子公司的改革路線圖。
張洪太:
要始終牢牢牽住宇航系統總體做優做強這一‘牛鼻子’,落實集團公司頂層架構中提出的差異化管控模式,不同的衛星領域要以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管控。
在集團公司2020年度領導干部會召開后的第四天,五院召開會議對宇航系統總體進行重組改革,通過重組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總體設計部、通信與導航衛星總體部,組建遙感衛星總體部,構建“一個創新中心+兩類總體單位”頂層架構,即打造體系化、新系統、跨領域、前沿性創新中心,重點構建院頂層體系論證研究實體,打造重大工程類總體單位和應用衛星類總體單位,始終堅持和鞏固宇航系統總體地位,在不斷完善和發展宇航系統總體作用的同時,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發展活力。
張洪太:
要想實現從并跑到領跑的跨越,就是要闖‘無人區’,擁有別人沒有的能力。這就需要有顛覆性、前沿性、戰略性的技術布局,搶抓跨越轉型窗口機遇期,主動識變應變求變,才能把握發展主動權。
張洪太坦言,盡管我們很多指標與世界一流企業的差距明顯縮小,甚至有的已經領先,但有一些指標依然存在明顯差距。為此,五院對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進行了重組,通過強化新體系構建和重大專項培育,支撐國家航天發展規劃制定和裝備體系論證,打造體系化、新系統、跨領域、前沿性的創新中心。
張洪太:
(在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市場化改革方面)要把優勢力量、優勢資源聚攏到衛星應用、智能裝備、空間生物這3個板塊上來,既要適應市場,也要利用市場。
堅持歸核聚焦瘦身健體、用好政策深耕重點區域、加大產業研發創新力度、推動公司治理市場化轉型,五院從這4個方面著力推動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市場化改革。五院從“十二五”時期的8個業務領域,歸核聚焦至目前的衛星應用、智能裝備、空間生物三大業務領域。
張洪太:
遇到問題就要解決問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改革要久久為功、重在落實。五院一定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世界一流宇航企業’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