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6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與北京理工大學舉行了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期刊(以下簡稱“Space期刊”)的合作簽約儀式暨《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會。活動由研究院下屬的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主辦。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洪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顧問葉培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葛玉君,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助理楊亞政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此外,出席本次活動的還有研究院研發與市場部等相關機關和廠所領導專家。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張洪太院長表示,Space期刊經過雙方一年多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精心籌備,即將在明年1月正式出版。作為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自創建以來唯一入選的航天類綜合期刊,Space期刊高起點、高起步,國際化程度高、專家層次高、學術水平高,為后續打造國際一流期刊奠定了基礎。
這是研究院首次探索企校聯合辦刊新模式,旨在打造我國航天科技新理論、新應用與新成果的國際展示平臺與發聲陣地,是研究院彰顯國家主力軍擔當、堅實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的有力舉措。《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是研究院工程研制和科技創新專家的智慧結晶,是我國空間技術主要領域、專業的理論和實踐成果的大成之作,勾勒出了空間技術、空間應用與空間科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此次出版英文系列叢書,對提升研究院的國際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研究院將與北京理工大學竭力合作,為打造航天領域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而奮斗,并以此為新契機,不斷拓展合作廣度與深度,繼續加強科技創新合作與學術交流,為早日建成航天強國、科技強國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Space期刊主編和叢書總主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葉培建院士指出:中國航天發展60余年來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未來還將取得更大的輝煌,繼續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中國航天人有胸懷開放和共享中國的航天科學發現和創新性成果。Space期刊將作為世界頂尖科學家的國際航天學術交流平臺,以開創面向未來的互利發展的新型學術共同體為己任。編委會有信心把期刊打造成為全球頂尖的航天期刊,讓國際舞臺上的中國聲音越來越響亮。同時,叢書的英文版出版發行工作可為全球航天技術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院士強調,國際期刊矩陣群建設和出版國際化是學校“雙一流”建設新時期的重要舉措,是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與合作五大職能的集中體現。相信期刊在葉培建院士、鄧玉林教授、全體編委和作者們的努力下,北京理工大學用期刊和圖書搭橋梁、織紐帶,將為促進全球航天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助力世界航天的共贏與發展做出貢獻。
活動中,在研究院張洪太院長、葉培建院士、葛玉君副院長,北京理工大學張軍校長、楊亞政校長助理等領導的見證下,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與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共同簽署了期刊合作協議。研究院葉培建院士、葛玉君副院長以及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叢磊社長還共同為《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揭幕。
后續,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將設立聯合管理委員會,形成工作機制,共同完成期刊目標管理、宣傳管理、經營管理等工作。雙方將繼續以國際期刊和圖書國際合作出版作為橋梁和紐帶,發揮學術期刊和精品學術著作的引領示范作用,為提升中國科技的世界影響力,為中國“科技走出去”“文化走出去”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