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積極發揮航天企業技術優勢,承擔社會責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緊急研制紅外測溫儀
體溫檢測是疫情檢測的第一關口,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能夠在非接觸式條件下快速無阻礙測量通過人員的額溫,有效解決了各單位在復工復產中遇到的由于手動測溫造成的人員集聚問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后,佛山公安局監管支隊向我院佛山創新中心(佛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創新中心)提出請求,協助緊急研制紅外體溫篩查裝置。
總體部在調試安裝測溫儀
2月初,接到佛山公安局的任務請求,這給研究院所屬的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以下簡稱總體部)借調佛山創新中心的丁繼鋒博士出了一道難題,按照廣東省和集團公司的要求,2月10日,廣東省才能復工,并且所有人員要按照集團要求居家隔離14天,隊伍都在隔離中。
“有困難,找總體”,丁博士第一時間向總體部請求幫助,雙方馬上召開視頻會,北京、廣州、佛山,三地同時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后決定,2月10日廣東復工以前,由總體部機械系統事業部完成紅外體溫篩查儀的機械設計部分。同時為了節約時間,通過3D打印完成所有機械部件的試制和試裝配,保障創新中心開工以后能夠第一時間投產。
2月10日,佛山創新中心開工,總體部機械系統事業部已經將第一款機械設計圖紙傳遞過來,經過多次視頻會議和緊張的修改討論,順利投產。2月12日,第一套產品機械部分完成生產,2月13日,第一套產品完成組裝,2月14日,第一套產品在佛山公安局監管支隊某監所安裝調試完成,并投入使用,2月18日,第二套產品在總體專業樓安裝調試完成。
佛山市公安局某大隊應用
佛山市公安局某支隊贈
總體部機械系統事業部一直與院佛山創新中心保持良好的互動協作,在機器人、3D打印等領域,互相支持,協同發展。本次抗擊新冠疫情,聯合緊急研發紅外體溫篩查儀,雙方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充分展現了航天人的精神面貌,獲得了地方政府的好評。據悉總體部機械系統事業部聯合佛山創新中心還在開展病毒隔離診療機器人、3D打印護目鏡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期待為抗擊疫情做出更多貢獻,奪取2020年疫情防控與科研生產任務雙勝利!
自主開發疫情防控輔助平臺
研究院所屬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的航天鄱湖云公司積極響應地方政府號召,組織員工參與南昌高新區建成區的防疫志愿服務,并自主開發疫情防控輔助平臺,實現對行人佩戴口罩的智能監控。
疫情防控輔助平臺的自動識別畫面
為此,在開展人工巡查的同時,公司快速研究制定基于視頻智能識別的疫情防控解決方案,能夠對區內所有城管攝像頭進行24小時的狀態管理和數據提取,原有的監控設備將不再僅限于傳感器功能,而是成為一名全天候的疫情監督員,能夠完全自主實現對未佩戴口罩行人的智能識別、記錄取證、信息上報。方案一經匯報,就得到了高新區安監局領導的充分肯定,并希望盡快實施上線。
疫情防控輔助平臺的數據實時統計
經過圖片數據收集訓練、識別模型優化等一系列開發工作后,2月14日,疫情防控輔助平臺正式上線。截至2月18日的5天內,共自動識別出未佩戴口罩人員76人、保存圖片58張,相比人工巡查,大大提升了圖像識別和數據上報的效率。
自動生成統計報表,每日報送安監局領導
抗擊疫情行動,仍在繼續。后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將繼續充分發揮航天企業技術優勢,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