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高分七號衛星首圖發布儀式在京舉行,發布了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安徽涇縣,廣東陽春市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等。
高分七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制。該衛星于2019年11月3日,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高分七號衛星采用主被動光學復合測繪新模式,實現對地表的三維觀測,主要用于我國1:10000立體測圖生產及更大比例尺地理信息產品的更新,服務于我國重大工程專項、國土規劃、經濟民生建設等。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高分七號衛星總設計師曹海翊介紹,高分七號衛星是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高分辨率、1:10000比例尺立體測繪衛星,相較以往衛星1:50000比例尺有大幅提高,能夠滿足測繪、住建、統計等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對高精度立體測繪數據的迫切需求。
高分七號衛星配置1臺雙線陣相機和1臺激光測高儀,其中,雙線陣相機可連續觀測獲取地面重疊影像,用于獲得立體影像,實現我國民用1:10000比例尺衛星立體測圖;激光測高儀配置有2波束的1064nm激光,可對地形條件復雜的地區進行測繪,進一步提高衛星的高程定位精度。
“1:10000比
例尺數據幾何精度高,內容詳細,相比小比例尺能夠能準確的確定地物的位置,識別更多的細節,以往能夠精確確定高速公路和國道的位置,而現在則能夠精確定位鄉間小路的位置。”曹海翊舉例,測繪衛星就是精確測量大地的尺子,如果把以往其他通用遙感衛星比作米尺,那么高分七號就是一把游標卡尺,能夠高精度的測量地物的平面位置和高度。
據了解,高分七號衛星是高分專項工程衛星之一,這些由高低不同軌道、從可見光到微波不同譜段觀測手段的高分專項衛星,初步構成了我國自主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初步形成了全天候、全天時、時空協調的對地觀測能力。
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副總指揮童旭東在發布儀式上說,隨著高分專項天基系統的建設,我國進口衛星遙感數據已多被高分專項數據所替代,比率已近80%,遠超了高分專項實施方案規定的60%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