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轉星移,又到了北斗補充血液、壯大隊伍的時間。2019年4月20日,我光榮地加入了北斗大家庭,也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研制發射的第268顆航天器。
我是第四十四顆北斗導航衛星,小名愛星(IGSO衛星,即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是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團隊里的首名“后衛”隊員。
剛剛,我告別了研究院的親友們,經歷近120個小時的旅程后,將抵達位于天疆的崗位。
我知道自己承擔著非凡的使命。為了實現2020年全球組網的戰略目標,19個隊友已在過去的一年多內密集上崗,奮戰在天疆一線。星間鏈路、全球搜救載荷、新一代原子鐘……他們每個人都身懷絕技,成長為一個個巨星。這些隊友中,除一名駐守在國門上方的守門員“吉星”(GEO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外,其余18名都是全球組網的中場“M星”(MEO中圓軌道衛星),他們在近距離軌道繞著地球滿場跑著,進能攻,退可守。
作為一名后衛,我將始終在亞太區域上方防守,以更廣的區域、更高的精度幫助隊員排除干擾,顯著增強團隊的整體技術指標,從而成為全球組網的堅實后盾。15000千米,這是我的崗位高于其他隊友的距離;36000千米,這是我和祖國母親的距離。雖然我和祖國越來越遠,但是心卻和她越貼越近。
我們排出的奇特陣型,叫做高中軌道星間鏈路混合型新體制,這在國際上可是首創,一舉突破了我國無法全球布站的限制。而我的加入,使這一陣型正式從構想變為了現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