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视频播放/妞干网免费/极品嫩白丰满美女被强视频/厨房的师生激情h - 操人片

English     CAST內部郵箱入口    

【嚴慎細實五院人】見微知著永創新——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袁俊霞

時間:2017年08月04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23356 字體:

blob.png

高中時代的袁俊霞曾被生物課上的航天大青椒深深吸引,如今,她在不斷見證航天大青椒、大南瓜成果的同時,正從事著更深層次的工作:生物進入宇宙空間以后會發生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生變化,生物又將如何適應這些變化。關注生物在宇宙空間中的生命現象及其規律組成了袁俊霞的日常工作。

嚴于律己 方可成功

生物研究工作需要審慎細致,而其基礎無疑是對自己嚴格的要求。袁俊霞作為一名研發人員,從進入航天系統的第一天開始,就以航天標準要求自己。雖然研究室的工作相比職能部門有一定的靈活度,但是這并沒有成為她放松的理由或者機會。相反,她時時刻刻都以公司各項管理制度為基礎,無論是最基礎的考勤,還是細致的實驗操作規程,她都一絲不茍的執行。也正是她的這種堅持,才使得她參與的研究項目獲得豐碩成果,為研究室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事莫明于有效 論莫定于有證

入職之初,袁俊霞的研發重點是微重力環境引發的空間生物學效應。在調研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袁俊霞發現當前生物對重力環境感應機制的研究成果多立足于陸生植物,而那些生活在更加均一穩定的海洋、水體環境中的水生生物具有更高的物種多樣性,同時由于水體浮力的長期作用,它們可能具有更強的微重力環境適應性。然而,當前研究對它們的重力感應機理卻關注甚少。本著事莫明于有效,論莫定于有證的精神,袁俊霞選取了世界上結構最簡單、個體最小的開花植物——浮萍科植物為研究對象,利用模擬微重力環境研究了水生生物的重力感應機理,比較揭示陸生植物與水生植物對重力感應的保守性與多樣性,該項目獲得了2014-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浮萍科植物重力感應中淀粉粒含量與造粉體沉降的動態變化研究》的支持。通過項目的執行,袁俊霞認為,進化程度極高的水生植物——無根萍能夠完全適應微重力環境,該研究進一步擴大了空間生命保障系統中再生生物部件的備擇資源庫,使科技工作者在構建空間再生生命保障系統有據可依。

于細微處見真章

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就空間生物學研究而言,生物在空間環境下的任何一種表型變化都可以追溯至生物體最基本的結構單元——細胞。袁俊霞的大部分工作都聚焦于空間環境對生物細胞的超微結構影響。談起超微結構,不妨作一個比喻:人類一根頭發絲的直徑約為50-80微米,超微結構的尺度約為一根頭發絲直徑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這種尺度利用普通的光學顯微鏡已經難以分辨清楚,需要借助更加精細、復雜的電鏡來完成。袁俊霞的日常工作正是在這種尺度上對細胞結構逐個進行觀察、比較、統計、分析,進而從最細微處獲得生物在空間環境發生變化的第一手資料。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高爾基體這些大小不足1微米的細胞器,袁俊霞只要談起來就滔滔不絕,如數家珍。這種熟悉來自在電鏡前日積月累的觀察積累,來自不厭其煩的總結分析。一如所有的研發工作,過程往往是枯燥的,然而一個細微的發現都會讓人一掃疲倦,柳暗花明。正是這樣的日常工作,讓袁俊霞的研究穿梭于微觀與宏觀世界,見微知著,從細胞層次入手,逐步放大至組織、器官、個體,將意義深遠的科學項目腳踏實地的轉化為一項項科技成果。

對于自己的研發工作,袁俊霞也有著自己的理解:空間生物學研究是航天技術迅猛發展催生的新興學科,它既遵循著自然界生物體的普遍規律,又有著空間環境帶來的特殊之處,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應該清醒冷靜的面對這種機遇和挑戰,“嚴慎細實”是從業的重要準則。一如大多數航天工作者,袁俊霞也正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智慧和汗水為我國的空間生物學發展添磚加瓦。




關于本院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航天城 網站建設: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5 www.xmqrg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
京ICP備200112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