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張子麒大學畢業,他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五院一名普通的工程部主管。張子麒從機關行政工作開始,勤學苦干,無論身處哪個崗位,都虛心向領導和同事請教,盡快掌握工作技能和理論水平,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以言責人甚易,以義持己實難
2011年,張子麒參與航天工程育種研究室的籌建工作,這是一份要從零做起的復雜工作,哪怕有一點考慮不到,都會影響到以后的科研工作。北京的夏天酷暑難耐,研究室的籌建工作恰恰歷經了整個夏天,已經不記得有多少次,在被人們戲稱“桑拿天”的中午,張子麒頂著烈日騎著自行車往返于實驗室和市場之間,在這種悶熱的天氣里,即使在室內也難免讓人有窒息的感覺。一天下來,身上的T恤不知要被汗水打濕多少次,但只要實驗室需要,他便積極落實,絕不推脫延遲。
同事們都對這名新來的同事刮目相看,既心疼又略帶調侃道:“我們都快不記得曾經那個白皙瘦弱的男孩是什么樣子了。”張子麒每每聽到同事們的“苛責”,都深知這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總是微笑著回復同事們的關心:“沙灘浴和健身的效果,不錯,不錯!”對待自己要像秋風一樣嚴厲,對別人要像春天一樣溫暖,在張子麒的帶動下,他和同事們共同努力,把研究室建成教學、科研、生產三位一體的重點實驗室。
2013年對于張子麒的工作生涯來說既是新的開始,又要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開展航天農業產業化推廣的相關工作。由于國民對航天農業還很陌生,認知不清,認為航天農業只不過是對傳統農業的改頭換面而已,很難使大眾從本質上認識航天農業產業化這一新生事物;更別提航天農業產業的結構調整和操作上的具體規劃和協調了,那更是舉步維艱。張子麒一方面積極向領導和同事請教,一方面努力開拓市場聯系客戶。經過4年的努力和實踐,他不僅完成多項航天農業相關的市場開拓工作,還利用業余時間補充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每天完成繁重的本職工作后,利用業余時間繼續進修,獲得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學位。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
細節在于觀察,成功在于積累。工作中對微小事物的觀察,就是成功的秘訣。在項目推廣過程中,隨著客戶的增多,客戶群體及需求大不相同,如何做到既全面掌握客戶需求強度和滿足狀況,又能突出每個項目和客戶需求的結合,清晰定義出每個客戶的需求,就必須做到既全面性又有針對性的了解和跟進每一個項目的細枝末節。他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做大量的閱讀和整理工作,同時還要開拓新的項目合作。已經不記得為提前向合作的市領導匯報工作,連續奮戰了多少個日夜,只為早日促成項目合作。期間完成的項目策劃建議書、策劃報告幻燈片、項目合作協議書、種植規劃建議書等不計其數。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前期的努力和成果也為項目后續合作提供良好條件。目前各項目進展順利,助力合作單位發展成為當地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