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第三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暨志愿服務交流會在寧波完美落下帷幕,我院"巡天"青年志愿服務總隊申報的"航天筑夢'1+X+1'志愿服務行動"項目榮獲銀獎。
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袁潔和院黨委書記趙小津來到項目展臺前,與寧波青少年宮的小朋友們進行互動交流,帶領孩子們走近航天科普特色互動課程。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袁潔對該項目給予高度評價,院黨委書記趙小津對院屬各志愿服務分隊扎實有效的工作和開發的特色互動課程給予充分肯定,勉勵"巡天"青年志愿服務總隊和各分隊,本著"社會急需、青年樂為、特色顯著"的原則,持續推動項目品牌化、常態化開展,并以此作為引導青年履行社會責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對內傳承航天精神、對外傳播航天文化,向全社會傳遞航天精神正能量,樹立中國航天和五院的良好社會形象。
該項目是針對全國近1億左右留守兒童和隨遷農民工子女普遍存在的"志不足"和"智不足"問題,將航天的特有資源優勢與農民工子女的成長需求相結合,在"北京的隨遷農民工子弟學校+航天發射任務周邊及貧困地區的留守農民工子弟學校"開展的長效關愛行動。
"1-建設航天筑夢品牌基地"是指建設一批統一的航天筑夢志愿服務品牌基地,包括網絡教室、愛心圖書室、航天科普角等,并由各分隊認領,鞏固"一助一"長期結對關系,為農民工子女提供長效服務。目前,院屬各分隊已在振興打工子弟學校建立了全國首家航天科普教育志愿服務輔導站、在河北淶源縣東團堡鄉貧困小學建設了"航天愛心網絡教室"、在內蒙古四子王旗捐建了"神舟希望小學"等。這些航天筑夢長效基地的建設,彌補了農民工子女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為"增志"和"增智"夯實基礎。
"X-開發航天系列品牌課程"是指開發完整優質的航天科普和航天精神系列品牌課程,包括航天科普知識講座和特色互動課程,擬通過"互聯網+"模式,實現航天科普和航天精神教育更廣泛地覆蓋。其中,由各分隊青年志愿者自行開發的特色互動課程,包括總環部"護航"青年志愿者分隊開發的"航天器總裝面對面",通信部"星諾"青年志愿者分隊開發的"天地一體化網絡小小建造師",502所"遠航"青年志愿者分隊開發的聆聽"東方紅",508所雷鋒志愿服務分隊開發的"我是小小航天人"主題攝影,512所"飛天"科普團志愿服務分隊開發的"交會對接3D立體拼圖",529廠"仰星"青年志愿服務分隊開發的地面版"太空課堂"、軟陶放飛航天夢等。這些極具航天特色和專業特點的特色互動課程,使孩子真正走近航天,感受科技的魅力,在深度體驗中實現"增智"。
"1-開展航天科普嘉年華活動"是指每年開展一次具有深度互動性和趣味性的航天科普嘉年華品牌活動,整合航天系統內外資源,建立"航天筑夢"聯盟,實現航天青年和農民工子女的共成長。今年4月24日,在我國首個航天日,舉辦了首場航天科普嘉年華活動。近200名農民工子女走進航天城與英雄航天員張曉光共同開展地面版"太空課堂“,與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面對面交流,與院黨委領導共同體驗特色動手互動課程,感受航天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增志"。
自項目實施以來,以航天志愿服務特有的"高質"品牌、"高端"團隊、"高鈣"內容,實現了為農民工子女"增智"和"增志"的雙重目標,已惠及近萬名青少年,其中農民工子女近7000人。
本屆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項目大賽共有4049個申報項目。經過省級賽會評選和全國初評,我院的"航天筑夢'1+X+1'志愿服務行動"項目從中脫穎而出,入圍全國前500強,最終榮獲銀獎。這是我院青年志愿服務項目所獲全國級最高獎項,是對我院青年志愿服務工作的充分肯定。
后續,"巡天"青年志愿服務總隊及京內外20支志愿服務分隊,將一如既往地扎實推動項目開展,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巡天"青年"太空造星人,托起未來星"的信念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