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將搭載長征二號FY11火箭在酒泉發射場發射,飛行乘組由兩名男航天員組成。據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透露的消息,神舟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完成定選,正進行任務強化訓練。按照計劃,天宮二號將于今年三季度發射,四季度將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其交會對接,并搭載兩名男航天員在軌駐留30天。
今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進入空間實驗室任務階段,目前已經完成了兩次任務,分別是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的首飛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發射,而接下來的神舟十一號發射任務將在10月中旬執行,這次任務因為將有航天員參與而備受關注。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雷凡培:神舟十一號是今年空間實驗室任務的第三次發射,同樣是要和天宮二號實現交會對接,兩名航天員要進入天宮后30天返回,是為空間站建設提供航天員長期生活的依據,給空間站的建設提供保證。
分析認為,今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中國在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空間科學三大領域實現了快速發展?!笆濉逼陂g,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工程將全面啟動建設,北斗導航系統加速全球組網,高分三號衛星、風云四號氣象衛星將實施發射。同時,我國計劃在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空間實驗室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標志我國載人航天進入應用發展新階段。隨著載人航天工程的順利推進,將為深空探測提供重要支撐,并給火箭制造、載人航天器等產業帶來發展機遇。
機構認為,我國計劃到2020年將200多艘宇宙飛船送入軌道,每年平均完成30次發射。判斷我國的航天產業已經步入全面提速發展階段,相關標的價值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