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视频播放/妞干网免费/极品嫩白丰满美女被强视频/厨房的师生激情h - 操人片

English     CAST內部郵箱入口    

院創新優化科研生產管理模式保成功交付

時間:2016年10月20日 信息來源:中國航天報 點擊:2507 字體:

1472029.jpg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軌道艙與返回艙試驗現場。


2016年注定會在中國載人航天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6月,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升空;9月,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踏上征程;10月,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搭載兩名航天員翱翔寰宇。在不到半年時間里,中國航天連續實施3次重大載人航天任務,這在我國載人航天發展史上尚屬首次。


為確保任務圓滿完成,三大航天器的抓總研制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從科研生產管理環節入手,多措并舉破解高密度任務難題。


挑戰:載人航天任務迎歷史新高


“如今型號任務越來越飽滿,北斗導航、深空探測等任務量都很大。在這種情況下,載人航天迎來史上最高密度發射,這對我院的科研生產帶來了很大挑戰。”五院科研生產部副部長趙志綱說。


2016年,五院載人航天任務具有多階段、跨地域等特點。多階段指的是型號處于不同階段,如三大航天器進入發射階段,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正處于出廠階段,空間站正處于研制階段;跨地域指的是任務地點涉及海南文昌、甘肅酒泉、北京、天津4個地方。此外,與其他可以批產的航天產品不同,五院研制生產的航天器大都是新研產品,研制周期較長,風險識別任務數量巨大。這些特點進一步加大了科研生產管理難度。


趙志綱認為,一個顯著挑戰就是場地、人力、試驗設備等資源的協調難度增加。“任務量增加了,但人員、場地和設備數量跟往年基本一致。因此,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成為科研生產管理的重要課題。”


此外,快節奏的科研生產給質量管控帶來了一定挑戰。“質量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們要提高速度,更要保證質量,確保任務圓滿完成。”趙志綱說。


謀劃:全局統籌 快速反應


制訂詳細而有效的科研生產計劃,是科研生產有序進行的基本保證。通常情況下,五院通過制訂5年發射預示和3年滾動計劃來規劃能力建設并解決短板瓶頸,通過制訂年度科研生產計劃來規劃每年具體實施的工作。


每年的9~10月,五院就開始制訂新一年的科研生產任務計劃,主要分為系統級研制計劃和單機交付計劃,以及資源分配計劃和關鍵風險識別等專題計劃,詳細梳理一年的任務。


資源分配是科研生產管理的重要環節。“資源分配計劃十分精細,對資源使用進行了統一規定。我們還制定了很多細化的制度,以提高使用效率,如優化AIT流程,縮短航天器在AIT廠房的時間,提高廠房的使用效率。”趙志綱說。


計劃制訂后,執行是關鍵。五院制定了嚴格的考核制度,設置任務完成節點,確保各項計劃有效執行。五院還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保證計劃及時更新。如設置雙周資源例會制度,根據型號安排及時調整資源分配計劃,不斷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科研生產計劃建立在科研生產實際基礎上。在人力資源方面,五院只設定試驗隊人數上限,綜合調控各試驗隊人員數量,方便各試驗隊根據自身情況組建型號隊伍。


院級科研生產計劃是從宏觀層面上對工作進度進行統一安排、對資源進行統一調配。針對專門的型號任務,試驗隊會制訂操作層面的計劃,與院級計劃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計劃體系。


創新:新科研生產模式破解難題


為了應對高密度發射任務,五院進行了一系列科研生產管理模式的創新,不斷提高科研生產效率。如在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研制中,創新性地提出了扁平化科研生產管理模式。


“原有的研制模式是從單機到分系統再到總體,為了節省時間,我們把型號任務按功能模塊劃分,全部交由總體直接抓研制,這就是扁平化研制模式。”趙志綱說。


這一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的研制時間和成本大大降低,成功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趙志綱介紹,扁平化的研制模式優點很多,但對總體單位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這一科研生產模式會在新一代飛船、空間站和光學艙的研制中逐步推廣使用。


在縮比返回艙研制中還有另一大創新,即通過大量地面仿真試驗開展驗證工作。“現在試驗手段和水平不斷提升,仿真驗證的效果可以達到試驗要求。這本是因為經費緊張而迫不得已使用的創新,但也積累了一定經驗。今后在類似航天器上也可能開展類似做法。”趙志綱說。


此外,五院還借助信息化手段創新管理模式,如“宇航智造工程”將空間站系統列入示范項目,運用數字化手段解決復雜工程研制生產試驗過程中的難題;一些具體制度的創新使得資源使用效率不斷提升,如設置AIT經理,加強廠房的統一管理和調度,有效提高了廠房使用效率。


“載人航天任務關系重大,未來,快節奏的科研生產將會成為常態,探究更加優化的科研生產管理模式將是我們的一個重要課題。”趙志綱說。(魏京華/文 高劍/攝)




關于本院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航天城 網站建設: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5 www.xmqrg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
京ICP備200112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