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天宮一號。
外媒報道稱,中國在2011年9月29日成功發射了天宮一號。天宮一號的重量達到8噸,曾經在2012年和2013年與神舟飛船對接,先后為6名宇航員提供了服務。目前,天宮一號已經被棄用,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返回大氣層。
據英國《衛報》8月28日報道,多年以來,中國航天工程一直披著神秘的面紗。現在,隨著探月工程和火星計劃的公布以及人們對衛星發射的關注,中國航天工程即將騰飛。
中國航天項目首次對游客公開
2016年6月25日晚上八點,橙色的亮光瞬間照亮了中國海南省漆黑的天空。在發動機如同雷鳴般的的嘶吼聲中,長度達到53米的運載火箭成功飛上天空。
雖然中國在過去幾年發射了大量衛星,但這次在海南的發射活動顯得意義重大。其原因包括以下三點:1.這是中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的首次試飛,這款運載火箭將用于發射具有多模塊的空間站;2.這是剛剛建成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首次執行發射任務,這個發場將成為中國未來航天工程的重要發射基地;3.這是中國政府首次鼓勵游客前往發射地點參觀。
中國長期對航天工程進行保密。所以對于中國來說,這次向游客公開發射活動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擁有面積很大的觀測區。雖然6月晚上的文昌顯得非常悶熱,但在運載火箭升上天空的時候,數萬名中國人站起來歡呼雀躍。長征七號火箭由此開始了394公里的航天之旅。
歐洲航天局(ESA)空間科學部科學協調辦公室主任法比奧-法瓦塔說:“中國航天工程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即將成為世界航天強國。”
8月16日,中國在位于戈壁灘上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難以被黑客攻擊的量子通訊衛星。這是全世界首次發射量子衛星,其項目名稱為“空間尺度量子實驗”。同時,這是全世界首次利用量子衛星調查量子纏擾現象。愛因斯坦曾經對此研究數年,將這種現象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除此以外,中國還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實施多次發射任務,包括發射新型運載火箭,發射新型空間實驗室,發射X光空間望遠鏡和其它多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