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8月16日清晨,伴隨著隆隆巨響和一束焰火劃破晴空,我國第一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海洋二號衛星發射升空,從此我國具備了海洋動力環境信息的自主探測能力。2012年3月2日,衛星正式交付用戶運行。2016年3月24日,衛星已調整至測地模式軌道,進入了第二工作階段。
5年期間,衛星在軌24小時連續對全球海洋進行觀測,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并超出3年設計壽命?;诤Q蠖栃l星數據制作了全球海面高度、海面風場、海浪、海流、海面溫度、海上風暴和潮汐等數據產品,不僅發布產品的速度在國際上受到贊賞,還使海面高度、海面風場等產品質量一次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衛星數據在馬航失聯搜救、亞丁灣護航、雪龍號南極科考、臺風災害監測與評估等重大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納入到法國空間署的業務高度計多任務系統AVISO、歐洲氣象衛星應用組織的中期數值同化預報等業務系統中。
由于海洋二號衛星出色的應用成果,國家空間基礎設施規劃中對海洋系列衛星進行了長遠規劃,不僅要保持海洋動力環境監測長期的業務能力,還要進一步擴展和提升能力。因此,海洋動力系列后續將會發射兩種軌道的業務衛星,并補充海洋鹽度探測科研衛星,升級新一代海洋動力科研衛星,形成強大的海洋動力信息獲取能力,為海洋、減災、農業、氣象等多個領域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作為我國第一顆定量觀測的綜合型微波遙感衛星,海洋二號衛星推動了多項航天技術的發展,并完成了多項在軌性能驗證。2015年,"海洋二號衛星"項目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如今,海洋二號衛星在軌迎來了5周歲生日,用實際工作性能證實了在軌5年壽命的可行性,為后續業務星的研制增強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