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參賽學生介紹自己團隊的作品。
中新網哈爾濱8月13日電 13日,2016中俄大學生小衛星創新設計大賽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召開,來自中俄兩國的68支團隊參賽,獲獎作品技術將應用到中俄兩國大學生小衛星設計中。
目前,小衛星亦已成為推動概念與技術重大創新以及探索航天領域轉型發展的前沿陣地,眾多創新概念均是通過小衛星飛行演示得到驗證,開展小衛星設計與研制已成為培養航天人才的重要手段。
“去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成功發射了中國首顆由學生團隊自主設計的小衛星。”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張世杰教授告訴記者,希望通過此次比賽,能夠和俄羅斯的高校合作,共同研發小衛星。
此次大賽由中國宇航學會、中俄工科大學聯盟(阿斯圖)、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聯合主辦。大賽圍繞航天領域最新科技進展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小衛星為對象開展創新設計,將深化中俄兩國高校之間的全面合作。
“我們的作品是借助太陽能帆板的小衛星設計。”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代表隊的馬克西姆(音譯)告訴中新網記者,通過此次大賽希望能夠和更多的中國高校學生交流,完善自己的作品。
“我們會在科學性、創新性、可行性,以及社會價值、經濟價值上對作品進行評判。”張世杰教授表示,圍繞科技最新進展和未來航天領域發展趨勢,此次大賽特別鼓勵參賽者大膽設想可能對未來航天發展產生影響的創新性理念。“最終獲獎作品的技術,將有望在中俄兩國高校合作的小行星上進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