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视频播放/妞干网免费/极品嫩白丰满美女被强视频/厨房的师生激情h - 操人片

English     CAST內部郵箱入口    

長征七號角逐國際商業發射市場 或面臨激烈競爭

時間:2016年07月26日 信息來源:不詳 點擊:2489 字體:

2016年6月22日,執行海南文昌發射場首發任務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圖為火箭正在緩緩離開垂直測試廠房。     


【編者按】長征七號成功發射已過去一月,在欣喜之余,我們必須看到長征七號肩負的重擔并非僅僅為中國航天事業提供新一代運載火箭,它還將代表中國參與國際商業發射市場的角逐。那么,影響中國航天參與國際商業發射市場的因素有哪些呢?長征七號的競爭力又如何?

航天商業發射是宇航活動中一個潛力和盈利很大的領域。據美國航天基金會報告顯示,全球航天產業年經濟總量超過3000億美元,其中商業航天占比76%。可以說,商業航天的前景和“錢景”都是非常誘人的。

長征七號是未來中國航天的主力中型運載火箭,將承擔未來中國70%以上的發射任務。目前,中國火箭商業發射還處于爬坡階段,長征七號的未來商業發射前景值得探討和關注。

政治與技術因素使中國火箭商業發射之路跌宕起伏

1985年,經中央批準,當時的航天工業部門決定開展中國火箭對外商業發射活動。1987年,長二丙火箭通過搭載發射將法國微重力實驗裝置送入太空,在國際商業發射上小試身手。

1990年,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將“亞洲1號”通信衛星送入軌道,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發射。之后,中國與澳大利亞、瑞典等國簽訂了發射合同,但由于長征系列火箭可靠性問題的影響,一些發射以失敗告終,這對初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的長征火箭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國內政治因素和輿論也朝著不利于中國方向發展,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美國不僅禁止中國發射美制衛星,還禁止發射應用美國零部件的衛星。

當然,以“火箭可靠性問題”、“中國竊密”等原因禁止中國發射美國衛星只是表面借口,其實質不想中國從國際商業發射市場分一杯羹,更不想中國借商業發射推動航天技術的發展。

由于美國是衛星制造大國,不少衛星都是美國制造,即使一些國家自主研制的衛星也會使用美國的零部件。受此影響,從1998年起至今,中國火箭再也沒有發射一顆美國衛星。

2005年,中國通過發射歐洲生產的衛星——“亞太六號”成功重返國際商業發射市場。然而,歐空局卻是近年來國際商業發射的龍頭老大,實際上與中國存在競爭關系,因此,與歐空局競爭發射歐洲生產的衛星無異于“虎口奪食”。

從中國火箭進軍國際商業發射跌宕起伏之路可以看出,國際商業發射一方面受政治因素的影響較大,但另一方面也與火箭可靠性和衛星技術水平有著緊密關聯。目前,中國通過出口衛星、提供火箭發射、建設地面支持設施“一站式”服務等方式,成功為尼日利亞、老撾、委內瑞拉、白俄羅斯等多個國家提供商業發射服務。這是進入新世紀后,中國火箭可靠性提高和衛星技術水平發展的結果。

長七將面對“前狼后虎”的商業發射市場

在火箭發射報價上,現役的長征系列火箭使中國處于有利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衛星技術水平與國外同類型產品在同一層次上,用戶選擇中國火箭進行發射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采用常溫推進技術的長征系列火箭報價競爭優勢非常明顯。以長征三號乙火箭為例,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力是5.5噸,報價低于6000萬美元,并且還有很大的操縱空間,而發射同等重量的衛星,俄羅斯質子火箭報價在7000萬美元以上,歐空局的阿里安5火箭報價在8000萬美元左右。

一般情況下,低溫推進火箭的價格高于常溫火箭。長征七號火箭是中國首款采用低溫推進技術的中型火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通過組合不同助推器和上面級,將替代現役長征二號、三號和四號等中型火箭,成為未來長征系列火箭的主力。既然是主力,價格上漲之后的長征七號火箭必須認真對待面對國際日趨激烈的商業發射競爭。

目前,各航天大國都在積極研制新一代運載火箭,俄羅斯的“鳳凰”、日本的H-3、歐空局的“阿里安”-6及印度的GSLV Mk3都是在研的新一代中型火箭,而提高可靠性和經濟性是全球新一代中型火箭發展的兩大特點。H-3的目標是將單次成本降低至4200萬美元,“阿里安”-6的目標是比SpaceX公司的5500萬美元更便宜。最令人吃驚的是,印度的GSLV Mk3報價低至3000萬美元!雖然長征七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但在技術水平上與H-3和“阿里安”-6火箭還有一定差距,價格上的優勢也會因大量采用新技術被吞噬。

長征七號火箭除了要面對來自“國家隊”火箭的競爭,還要面對SpaceX公司、藍源公司等競爭力強勁的私營航天企業的挑戰。近年來,新興商業航天企業快速崛起,這些航天的“新生力量”帶來了全新的思維方式、發展理念和商業模式,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顛覆了航天發射、衛星應用等領域的慣例,將商業航天推向了新的高度。以SpaceX公司為例,其“獵鷹”-9火箭目前報價在5400~6200萬美元之間,并且在實現第一級火箭的完全回收后,可將報價降低約30%,達到驚人的3700萬美元左右。

對于處于成熟階段的長征七號火箭來說,若要在未來商業發射市場保持競爭力,必須在未來家族化的發展過程中充分考慮經濟性,通過使用固體助推器、提高火箭運載系數等措施降低發射成本,盡量將發射報價與國際報價保持在同一層次,才能繼續保持目前中國“一站式”衛星發射服務的優勢,避免出現買中國衛星用國外火箭發射的情況。

此外,中國應繼續提高衛星技術水平,提高衛星的可靠性和國產化程度,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國家購買中國的衛星,為長征七號火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更多的可能。




關于本院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航天城 網站建設: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5 www.xmqrg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
京ICP備200112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