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801所,在上海組織完成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上升器正樣全系統熱試車并取得圓滿成功,拉開了“嫦娥五號”正樣階段分系統試車的序幕。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模型
“嫦娥五號”作為我國探月工程三期“采樣返回”任務的首顆地月采樣往返探測器,于2011年正式立項。自2013年“嫦娥五號”轉入初樣研制階段以來,研制隊伍通過團結協作,攻克了眾多關鍵技術,工程進展情況順利。那么,“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領域的哪些突破呢?
“嫦娥五號”海南發射
今年4月,國防科技工業局發布消息稱,我國計劃在2017年發射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號探測器,并實現我國首次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取樣返回任務。
據央視報道,“嫦娥五號”一旦實現探測器著陸月球表面,并、將獲取月球土壤樣品并返回地球,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三個自主掌握月球探測返回技術的國家。
相比之前只完成月球表面探測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的功能更加復雜,重量更大。因此,發射“嫦娥五號”需要依靠我國長征五號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它對月球軌道探測器的運載能力可達14噸。目前,用于首次飛行試驗的“長征五號”將在今年下半年擇機發射。
將沖擊四個第一次
2017年發射的“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的四個“第一次”,而作為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備份的“嫦娥四號”也將在不久后實現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測。
將實現我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的四個“第一次”: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實現自動采樣;第一次要在沒有發射場的情況下從月面起飛;第一次在40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一次無人對接;第一次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返回地球。
攜帶樣本降落在內蒙古草原
根據目前的設計方案,“嫦娥五號”由上升器、著陸器、軌道器、返回器四個器組成。
其中,著陸器將進行月面軟著陸,并自動進行月面采樣、樣品封裝等操作,將采集到的樣品由著陸器的上升段攜帶升空進入月球軌道,與環月軌道上的軌道器對接,再將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內部,最后軌道器攜帶返回器點火機動,從環月軌道直接返回地球,返回器將在再入大氣層前分離,最后降落在內蒙古預定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