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5月15日訊 去年9月,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成功發射,將多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準確入軌,創造了一箭20星的亞洲記錄。這20星中,就有兩顆是浙大自主研制的“皮星二號”。
“皮星二號”,昨天在科技展中亮相,這也是這顆小衛星首次向公眾揭開神秘面紗。
“皮星二號”衛星首次與公眾見面
當然,這是“皮星二號”的模型——真衛星在天上工作,它的尺寸只有25×25×25立方厘米,不過與衛星本身大小比例相同,這就是皮衛星的概念——公斤級的微小衛星。
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寶藏盒子,引來眾多航天愛好者的圍觀。
這顆皮衛星只有10公斤,卻帶有9.6公斤的搭載物。
浙江大學微小衛星研究中心市場部盧立軍老師打了個形象的比喻,“這就像一個很小的孩子,撐著一把和自己差不多重的大傘在太空漫步。這個孩子要在太空中完成姿態變化、軌道變化。”
它會不會因為頭重腳輕失去重心?并不。
浙大微小衛星研究中心為了讓衛星在太空中走得輕松些,通過電腦程序操控,利用微小衛星姿軌控技術,讓它小心翼翼完成高精度的姿態控制。
目前為止,一顆衛星能用這么小的體積和重量,撐起這么大的“傘”,浙大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我國第一顆公斤級衛星——“皮星一號”也是由浙大研發,早在2010年就已發射。
“皮星一號”的意義在于它預示了商業航天即將到來。它的材料運用工業級材料,我們可以從市場采購到,成本也從傳統衛星所需的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降低到千萬級別,這讓一些企業也能做得起衛星。“我們期待能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航天領域的應用。這也是我們來科技展的原因。”盧立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