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實踐十號衛星安全返回地球家園。時隔10年,我國返回式衛星再次出征并順利回家。此前,我國共發射了24顆返回式衛星,回收成功率達到了100%。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8所研制的回收系統屢戰屢勝,可謂金牌回收系統。
相隔十年 “老將”再出馬
回收分系統是實踐十號衛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回收系統是在充分繼承原返回式衛星平臺的基礎上開展設計的。在外人眼中,回收分系統都是現成的圖紙和技術,工作量似乎不算大,殊不知,返回式衛星回收分系統距離上一次發射已有10年。
10年里,航天技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材料、元器件、工藝大量更新。與之前的返回式衛星相比,實踐十號衛星的指令數量和功能都發生了變化,回收分系統在電接口方面也要進行適應性改進。
為確保萬無一失,該所為回收分系統研制隊伍配備了“夢之隊”兩師——指揮曾擔任神舟飛船、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器回收著陸分系統指揮,具有豐富的型號研制管理經驗;主任設計師曾擔任返回式衛星回收系統的副主任設計師,是我國返回式衛星回收技術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為了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研制系統全部研制工作,該所堅持“打好基礎、優化流程、嚴控質量”的方針,在研制初期對技術改進較大的部分進行了充分的論證和驗證。
在回收分系統單機產品中,回收配電器的改進是最大的,基本上是重新設計。
回收配電器是火工品的“總開關”,事關整個回收分系統的成敗,而且沒有冗余備份。
為驗證回收配電器設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該所在其方案階段還進行了多次模擬火工品點火試驗。
磨刀不誤砍柴工,雖然方案階段持續近一年的時間,耗費了研制團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這些工作為后續技術流程的順利執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步正樣 進度質量兩兼顧
為了節省研制成本、滿足進度節點要求,經過流程優化和產品梳理,508所決定對實踐十號回收分系統回收配電器以外的產品采用“一步正樣”研制模式,即在初樣階段打下扎實基礎,正樣階段的研制工作就水到渠成。
該所在初樣階段進行了產品性能仿真分析、地面彈傘試驗、空投試驗等多個大型試驗,工作非常飽滿。
為了保證按型號節點完成任務,研制團隊甚至實行了“7天24小時”的超常工作模式,加工、驗收、裝配、試驗、報告編寫、評審等環節在時間維度上幾乎實現了無縫對接。
嚴控質量、確保成功是航天永恒的主題。該所研制團隊先后在方案轉初樣、初樣轉正樣、正樣出廠、發射場等各個階段開展了技術風險分析與控制工作,共識別技術風險近50項,逐一提出控制措施并嚴格落實。
在回收分系統工作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將導致全盤皆輸。為了解決一個測試設備的質量問題,該所科研人員通宵達旦,為的就是將問題機理搞清楚,保證產品無疑點。回收分系統嚴格控制產品的技術狀態,保證產品不帶問題出廠。經過整星大量測試和試驗,分系統交付的正樣產品未發生任何質量問題。
安全返回的實踐十號為508所返回式衛星金牌回收系統再添一枚新的勛章,也讓該所回收專業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