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视频播放/妞干网免费/极品嫩白丰满美女被强视频/厨房的师生激情h - 操人片

English     CAST內部郵箱入口    

中國航天史上的第一

時間:2016年04月25日 信息來源:不詳 點擊:2915 字體:

中國有了航天


1956年4月,國家成立了航空工業委員會。同年5月又組建國防部導彈管理局和導彈研究院。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國防部五院,錢學森任院長),正式宣布成立,代號0038部隊。這一歷史性的紀念日,標志著中國有了自己的導彈、航天事業。


第一個航天發射場


1958年初,中國在酒泉以北的戈壁灘上建起了我國第一個航天發射場。1965年,根據中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在酒泉發射場建造了可以發射多級運載火箭和人造地球衛星、有兩個工位的發射場區。發射工位最壯觀的設施是高55米的一號龍門塔。之后又續建了一個重型衛星的發射工位。


第一枚探空火箭


1960年2月,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試驗型液體探空火箭,在上海南匯簡易發射場首次發射成功,飛行高度8千米,邁出了中國探空火箭技術的第一步。


第一顆衛星上天


1970年4月1日,裝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和一枚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專列到達中國西北酒泉衛星發射場。4月24日,衛星按預定時間發射進入軌道,晚9點50分,國家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聲音清晰宏亮。


第一顆返回式衛星


1973年初,返回式衛星進入正樣研制階段。1975年11月26日該星按時發射,火箭按預定程序飛行,衛星進入了預定軌道,軌道近地點高度173千米,遠地點高度483千米,軌道傾角63度,入軌精度符合設計要求。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在軌道上運行3天后順利地按預定時間返回中國大地,獲取了豐富的遙感資料。


第一次水下發射火箭


1967年,中國大型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研制取得了初步成果。之后,越過了單級火箭階段,直接研制兩級發動機;越過陸基火箭階段,直接研制潛艇水下發射火箭。1980年下半年,固體燃料火箭進入總裝測試階段。1982年1月和4月,在地面成功的進行了兩發固體燃料火箭由發射筒發射的飛行試驗。1982年10月12日,裝載著固體燃料火箭的試驗潛艇,徐徐駛出海港,駛向大海,潛入發射深度,隨著一聲“發射”口令,火箭瞬時被強大的燃氣壓力推出發射筒,躍出碧海,直刺藍天。發射獲得成功,它標志著中國的火箭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


第一顆通信衛星升空


1970年,中國開展了運載火箭及通信衛星新技術的研究。1975年,確定選用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的方案。1984年3月下旬,完成了衛星、火箭在技術陣地的測試工作。3月28日,試驗通信衛星和運載火箭向發射陣地轉運。4月8日19時20分,火箭發射成功。4月10日,衛星進入準靜止軌道,入軌精度極高。4月17日18時,衛星通信試驗正式開始。5月14日,通信試驗結束,正式交付使用。從而使中國的衛星通信業務由試驗階段進入了試用階段。


長征火箭第一次商業發射


1985年10月,中國宣布對外承攬商業發射服務。1989年1月23日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與亞洲通信公司簽訂了“亞洲一號衛星”發射服務合同。


1990年4月7日,中國研制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躍起,直上九霄。長征火箭第一次對外商業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第一次“一箭三星”


1981年9月20日,中國成功地用一枚火箭發射了3顆衛星,3顆衛星是實踐二號、實踐二號甲和實踐二號乙。這種“一箭三星”技術當時在世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第一個固體火箭上面級


1995年中國自行研制的上面級固體近地點變軌火箭發動機——EPKM,兩度與“長二捆”聯袂,將“亞洲二號”和“愛科斯達一號”衛星送入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至此,結束了中國發射大重量衛星必須使用外國上面級固體發動機的歷史,同時,也開辟了中國固體火箭躋身國際發射舞臺的新紀元。


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


中國載人航天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號,于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發射成功,飛船準確地按運行軌道在太空飛行14圈,歷時21個小時,于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在預定地區安全著陸。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到2002年12月30日,“神舟” 二號、三號、四號又先后相繼發射、往返成功。


中國遨游太空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飛船在震天撼地的轟鳴中騰空而起。9時10分左右,飛船進入預定軌道,標志著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迎來的第一位中國訪客。繞地球飛行14圈后,10月16日5時35分,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成功向正在太空運行的“神舟”五號發送返回指令。6時36分,地面搜索人員找到了“神舟”五號返回艙。返回艙完好無損。航天英雄楊利偉自主出艙。我國首次載入航天飛行圓滿成功。


第一次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駕乘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成功進行了我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在太空飛行46圈,歷時68小時。翟志剛穿著我國研制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實現了我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第一次交會對接


2011年11月,我國成功完成了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進行了兩次空間無人自動交會對接,突破和掌握了自動交會對接技術。



關于本院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航天城 網站建設: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5 www.xmqrg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
京ICP備200112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