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大眾視野多年的直播星回來了。
2008年發射升空的中星九號曾一度帶動了直播星機頂盒制造、銷售安裝市場的爆發,但由于不易監管,也出現了大量的非法用戶。為了規范市場,廣電總局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本文不再一一詳述。
總之,從“村村通”到“戶戶通”的過程中,以往的地下市場逐步被規范的直播星銷售網點所代替,曾經火熱的那個直播星和直播星市場又回來了。
在剛剛開展的CCBN2016,大量的直播衛星相關企業事隔多年再次出現在國展中。
就連展館周邊的過道上,也擺滿了直播衛星設備,CCBN展會出現這樣的情景是幾年前的事了。
眼睛一閉一睜的功夫國內衛星電視用戶就8000萬了
單憑一個展會的現場,當然不能就斷言一個市場的火爆。
先看看數字,這是總局2015年發布的數據,“2015年上半年,直播衛星戶戶通新增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000萬戶,截止到2015年7月9日,全國總用戶數量更是突破了2900萬戶,覆蓋的范圍也有所增長。”
而截至2016年3月初,全國已有31個省(區、市)共發展戶戶通用戶6470萬戶,村村通用戶1620萬戶,直播衛星用戶突破8000萬戶。
8個月的時間,戶戶通用戶增長了3500萬戶,這樣的發展速度在已擅長發展用戶的互聯網企業中,也絕對算是佼佼者了。
直播星帶動產業發展
一個成熟的市場產業鏈內,一定在上下游擁有眾多的企業。先發一張記者朋友圈里某行業資深大咖的分享:
市場的發展就不用多說了,大量新進入直播星領域的企業,讓我這個自詡的衛星電視準資深記者都認不全。
創維、長虹、TCL等老牌直播衛星機頂盒制造商們,依舊展出了標清單模、高清雙模的多種戶戶通機頂盒。
衛星天線制造商斯維克雖然受到近日某事的牽連,但也沒有錯過CCBN的展示機會。
不過年年都出席的南京某天線廠家,卻遺憾沒能出席(據說,也是受某事的牽連,這就需要單開一篇文章來說了,先做個預告,名字就叫《×××××江湖事》吧)。
下一步發展:準備運營但還要等等
直播官管理中心在本次展會上展出的內容仍以國航直播電視為主。
“雖然總局上下都一致認為,未來直播衛星要實現商業化運營,不過目前還處于論證階段”,直播管理中心楊一曼主任表示,2016年直播星的主要落地項目是與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合作的“供銷通”。
據介紹,該項目擬對分布在全國鄉村的供銷合作社經營網點,供銷合作社主辦的綜合服務社,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社員分期分批部署“供銷通”衛星接收終端設備,在全系統組織和動員其所屬機構、單位、公司和服務網點在保證定點、定時接收《三農視窗》數據廣播節目和供銷視音頻推送節目的基礎上,為中國供銷合作社開展“互聯網+”業務提供支持,努力打造“供銷通”《三農視窗》衛星數據廣播平臺。
下面幾個直播星項目都正在開發、測試階段,應該會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夠應用在實際服務中。
戶戶通將不再是直播衛星的專屬稱呼
最后,偷點懶摘一段前兩天關于中星九號的文章。
根據總局計劃,戶戶通也不再是直播衛星的專屬稱呼,有線、無線將會加入進來,形成一張集有線、無線、衛星于一體的大網(有線無線衛星融合網)。
據了解,2016年總局將繼續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戶戶通升級,采取有線無線衛星三種形式,由各地政府牽頭,廣電局負責實施,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相關納入干部綜合考察。
簡單介紹一下廣電有線無線衛星融合技術的發展及推進情況。
實現有線、無線和衛星傳輸網絡的互聯互通和智能協同覆蓋,在網絡層面意味著廣電用戶可以實現全程全網、無縫覆蓋,用戶隨時隨地都保持與廣電網絡連接并接收發送信息;在業務層面意味著廣電用戶在室內可享受大屏幕電視終端、高質量電視節目,在戶外可享受移動便攜終端“碎片化”視頻服務,在單位可提前定制視頻節目菜單,完全享受屬于自己的“定制化”、“個性化”、“全程全時段”的視頻節目和綜合信息業務。
目前,在貴州、廣東、重慶、甘肅等省網已經開始了融合網試驗工作,并計劃于今年5月31日前進行網絡建設后的性能測試,6月底前完成設備初驗和終驗。
下一階段,會嚴格把控試點范圍、業務模式及規模,發布融合網白皮書,加大以WI-Fi為演進方向的雙向網絡技術研發和產業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