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4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22顆北斗導航衛星。記者從該衛星研制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了解到,這顆北斗衛星將運行于傾斜地球同步軌道,從而成為我國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成功組網運行后發射的首顆在軌備份衛星。
別看它只是“替補隊員”,卻有自己的“絕活”。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斗導航衛星總設計師楊慧介紹,第22顆北斗衛星并非簡單復制,而是在繼承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技術升級。
楊慧說,與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的設計導向相同,這顆區域組網北斗衛星實現了最大程度的國產化。其核心單機皆屬國產,部件級國產化率達到91%,相比在軌區域組網中71%的同類衛星有了大幅提升,意味著我國衛星技術自主實力進一步增強。
此外,該衛星在姿態控制方式上得到一系列優化,增加了靈活、穩定控制模式,可以自由切換,操控自如。根據用戶的需求,這顆衛星還增加了衛星編號在軌重構等功能,能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北斗導航區域系統于2011年12月27日開始試運行,一年后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后,第三個擁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為了確保北斗導航系統的日常維護和正常服務,衛星研制人員按照既定的規劃開展了一系列備份和系統更新工作,不僅打造了科學組織航天器組批研制生產的新模式,確保北斗導航區域系統連續穩定運行,還在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方面取得了眾多突破,邁開了全球組網的步伐。第22顆北斗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是對北斗導航區域系統的有力補充,可以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健壯性,進一步改善北斗導航區域系統的服務性能,加強北斗區域導航系統連續穩定提供服務的能力。
本次發射任務是長征系列火箭第225次發射,是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的第73次發射。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了解到,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發射次數已占中國運載火箭所有發射次數的近三分之一。
長征三號甲與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三型火箭共同構成了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該系列火箭目前包攬了我國所有高軌道航天器發射任務,主要用于執行北斗導航工程、通信衛星、國際商業衛星等發射任務。
據一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長三甲系列火箭仍將保持每年10次左右的發射頻率,并有望在此期間迎來百次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