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一號、二號衛星發射后,替代了近80%的同等分辨率的國外衛星數據,在國土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的專家方洪賓29日說。
2013年4月26日,“高分一號”成功發射。2014年8月19日,“高分二號”成功發射。作為這兩顆衛星的牽頭主用戶,中國國土資源部累計獲取“高分一號”有效數據69.5萬景,獲取“高分二號”有效數據23.9萬景。
方洪賓告訴中新社記者,國土資源部每年約有1900萬平方公里的高分衛星觀測需求,以往幾乎全部依靠國外衛星數據,“兩三年前,法國SPOT衛星的一景數據就要約3萬元人民幣,在國外衛星數據價格高昂的情況下,相對固定的項目經費只能開展有限面積的調查”。
隨著中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逐步實施,國產數據有力支撐業務開展。比如利用703景“高分一號”16米分辨率數據制作了中國境內全覆蓋的影像圖本底,摸清中國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資源的“家底”。再如利用高分數據為土地礦產衛片執法提供依據。
此外,利用高分數據先后開展西藏昌都地震、陜西山陽滑坡、新疆公格爾九別峰冰川移動監測等突發地質災害遙感應急調查。“近期發生的深圳滑坡災害調查,高分一號、二號衛星也用得比較多。”方洪賓說。
“由于高分數據的應用,使得近年國內市場上國外衛星數據價格大幅度降低,分辨率低于2米的國外衛星數據已基本退出國內市場。”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說。
高分專項還促進中國在衛星遙感領域進行雙邊、多邊國際交流與合作,特別是開展“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方洪賓說,高分一號二號境外累計覆蓋3998萬平方公里,利用這些衛星數據,再輔以其他遙感數據和信息,編制了“全球地質礦產與資源環境衛星遙感數據解譯圖集”。
方洪賓稱,最新發射的高分四號衛星將在國土資源主體業務起到輔助作用。“明后年發射的‘高分三號’、‘高分五號’,國土資源部是其主用戶。”他說,在高分專項后續支持下大力推廣國產衛星,確保高分數據在國土資源行業應用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