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西昌2月1日電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2月1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當前北斗系統全球組網已正式拉開序幕,將在2016年再發射2顆北斗導航衛星。
當日,第五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也是中國發射的第二十一顆北斗導航衛星。
冉承其表示,目前在軌運行的20顆北斗導航衛星狀態良好。其中,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既可參與從2012年開始提供連續導航定位與授時服務的“北斗二代”系統,同時承擔北斗系統全球組網驗證任務,并適時入網提供服務。驗證結束后,就將對其狀態進行固化。
“我們對于每顆衛星都會進行嚴密的監控和管理。總體來說,北斗系統運行情況比較穩定。即便出現特殊情況,比如受到空間環境的影響,我們都有一套預先準備的程序進行應急處置,處置能力也與國際水平相當。”冉承其說。
冉承其表示,2016年還將發射2顆北斗導航衛星,作為已有衛星的備份和保底,“因為北斗系統已向國內外提供服務,我們要確保系統沒有問題。發射備份的組網星,也就是為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完好性”。
北斗系統自2012年底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以來,系統連續穩定運行,性能指標穩中有升,滿足10米指標要求,部分地區性能優于承諾指標。根據北斗系統全球組網建設計劃,2018年將率先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形成全球服務能力,建成國際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冉承其解釋,如果能在2018年以前發射18顆左右的新衛星,就將構成全球基本星座。若想在兩三年內高密集發射這么多同類型衛星,使其同批或分批組網,對于設計水平、生產能力、工藝檢測、問題處置、發射能力等都是艱巨挑戰。
“我們在前期已做了很多準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已完全具備實現高密度發射的能力,而我國目前研制高品質、高性能的北斗導航衛星也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及中國科學院兩支隊伍,保證了制造生產能力。”冉承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