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11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04所獲悉,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地面支撐系統已接收到一軌完整的科學數據,并將其傳送給科學應用系統,標志著該所評測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星務軟件、載荷系統、地面支撐系統已開始工作。
2015年12月17日,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又名“悟空”)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是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衛星工程領域的首發星,承擔著探測空間暗物質的任務。
專家解釋,探測衛星星務軟件好比衛星的“大腦”,承擔著衛星姿態控制、軌道控制等重要功能。載荷系統則包括承擔著本次暗物質粒子探測任務的關鍵設備和單機用于直接實施探測任務。地面支撐系統用于與衛星通信、接收衛星發射的探測科學數據,而科學數據能否正確接收關系著暗物質粒子探測任務的成敗。
304所飛航軟件評測中心利用傳統軟件及其具有優勢的可編程邏輯器件軟件,創新應用多種測試技術,圓滿完成了三個系統的軟件測試任務,有效保障了衛星正常運轉及科學數據的準確傳輸。
2013年以來,作為空間科學衛星工程軟件評測技術支撐機構暨軟件專家組掛靠單位,304所協助工程總體開展了該工程的軟件工程體系建設、軟件及FPGA安全性和可靠性專項檢查、評測資質審查、技術培訓及評審等工作,展現了該所評測專業的技術實力。
針對后續工程任務,304所表示,將一如既往履行空間科學衛星工程軟件技術支撐單位職責,按時保質完成該工程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衛星和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的第三方測試工作,為工程實現既定的科學目標任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