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视频播放/妞干网免费/极品嫩白丰满美女被强视频/厨房的师生激情h - 操人片

English     CAST內部郵箱入口    

小公司如何迸發出勃勃生機?

時間:2016年02月15日 信息來源:星達公司 點擊:3858 字體:

——北京星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7年蛻變之路

      從1988年到2008年的20年間,北京星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達公司)一直默默無聞。

      作為北京衛星制造廠的民品市場出口,星達公司人員規模一直維持在10人左右,年產值也只有約1000萬元。20年間,星達公司只專注于一類產品——微量泵和閥門,效益還算可觀,利潤也勉強說得過去,這就是星達公司的“前身”。

      2009年,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的大力支持和干部職工的努力下,星達公司一改以往經營狀態,重新確立了高效集成冷熱源系統、非標裝備兩大業務,并將其發展為主要創收板塊;2011年,又增加了神舟智通全向智能裝備、貿易代理兩大主業。

      如今,星達公司已經形成了“神舟北極”高效集成冷熱源系統、“神舟智通”全向智能裝備、“神舟微科”流體系統產品、非標系統集成設備和貿易代理三大品牌五大業務,形成了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經營方式和組織結構。

      2014年,星達公司實現產值1.9億元,2015年達到2.5億元,連續三年保持40%以上增長。

      短短5年的時間,星達公司是如何實現從小規模制造到產業化發展的改變?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下,星達公司未來的發展又將何去何從?

      逆市而動 打造民品旗艦

      2015年前三季度,中央空調首次出現購買力下滑,由于受到房地產市場蕭條影響,暖通行業迎來“寒冬”。不僅如此,整個市場經濟環境都在收縮。

      星達公司各項業務的市場開拓同樣面臨巨大挑戰。“我們在營銷、市場和管理分別作出調整,以應對經濟下滑對企業帶來的沖擊。2015年,公司聘請了高級營銷人才,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同時積極進行資質辦理、專利申請等工作,并在內部實行6s管理。在整體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我們還是頂住了壓力,全公司人員的共同努力,前三個季度簽約額達1.6億元。”星達公司總經理楊輝如是說。

      在楊輝看來,星達公司近些年下大力氣對三大品牌的打造,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市場口碑;公司從客戶需求出發不斷研發新產品,為客戶提供整體建設方案,主動從供應商向設計者的角色轉化;再加上航天產品質量品質的市場影響力,這些都成為了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制勝法寶。

      目前,星達公司通過“神舟北極”高效集成冷熱源系統、“神舟智通”全向智能裝備、“神舟微科”流體系統業務三大品牌,已發展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效應,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了從制造業到“智”造業的華麗轉身,使企業駛向了發展的快車道。

      自主創新 發揮主導作用

      近些年,中央企業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加大內部科技資源整合,提高科技資源配置效率,這些指導性意見,都為企業發展改革提供了保證。“集團公司、五院以及529廠等上級單位,前幾年集中力量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研究,為星達公司今天的產品能夠占領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楊輝坦言。

      “神舟智通”全向智能裝備,是星達公司另一個拳頭產品。該設備的設計制造,之前被廣泛應用于航天器的生產過程中。面對市場,公司決策層果斷做出決定,2013年將該項技術推向市場。僅兩年時間,星達公司的智能移動平臺系列產品就占領了相關領域80%的市場份額。

      “我們通過自己的研發,為平臺車裝上了大腦,利用igps導航定位技術,實現了產品的智能調度、自動導航、自動避障,實現平臺在生產線上的自動運轉。”楊輝介紹說。

      目前,該產品已經應用到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武器裝備、智能生產線等諸多領域,為企業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保證。

      采取新機制 助力未來騰飛

      星達公司在企業發展中不斷突破難題,探索創新增效舉措,讓企業能夠“四兩撥千斤”,構建更為合理的企業發展長效機制。

      “目前,為了更好地迎接‘中國制造2025’時代的到來,我們也在尋求自己的轉型升級之策,還制定了市場化、產業化、資本化的發展策略,實現企業持續的跨越式發展。”楊輝暢想道。

      首先,星達公司要加強市場化發展道路;提升勞動生產力,降低生產成本,促進多種經營的多元化發展,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拓寬銷售渠道。

      目前,星達公司業務尤其是全向智能裝備業務,還是定制化生產模式,隨著市場的不斷開拓,將逐步轉為批量化、標準化生產,走產業化發展道路。

      星達公司還將積極進行增資擴股,增加營運資金,提高公司的資信程度,籌集經營資金,保持現有運營資金,積極為上市做準備。

      在楊輝看來,國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業的決心就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最大利好。航天企業做的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事,星達公司更是專注于環保產業,未來還將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行走在發展的快車道上。

      星達公司也深深地感受到來自市場的阻力,市場競爭,拼的是人才、是創新、是資金,從小做大所需要的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還需要更多地“借力打力”。企業要上規模,出效益,資本投入、員工智慧和與之相適應的企業管理制度缺一不可。

      星達公司看準了這一點,正在積極推動爭取企業的股本化改革。這樣,外部可調用更多資金、市場資源;內部可以調動員工積極性,吸引更多專業人才形成智庫。

      前不久,星達公司的神舟北極高效集成冷熱源系統又成功中標銀川大閱城項目以及武漢地鐵六號線項目,兩項合同總額超過億元,為實現保增長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艱苦的環境磨煉出星達公司干部職工永不服輸的心志。

      高山起微塵,千里始足下。新的起點,新的征程,自信堅韌的星達公司干部職工正在努力演繹出新的發展奇跡。(于淼)

[版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擁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于本院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航天城 網站建設: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5 www.xmqrg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
京ICP備20011260號-1